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观城县志

观城县志

①五卷,首一卷。清沈玑修,张洞宸等纂。沈玑,江苏武进人,贡监。康熙八年(1669)任观城县知县。张洞宸,邑人,孝廉。观城县志创修于明万历十六年(1588)邑令乔昆。及沈玑任县令时,邑志已数十年未修。正值各郡县均奉命纂修志乘,沈玑乃召集邑绅,设局开纂。延张宸洞主其事。历数月而成是志。《观城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刻本,共五卷首一卷。卷首为疆域图、县治图、学校图。卷一,方舆志。卷二,版籍志。卷三,官师志。卷四,人物志。卷五,艺文志。下分子目二十九。兹篇所载,除录自旧志外,取自邑人张明经淑宸笔记者亦甚多。其体例则纯仿朱子纲目。有大书以纪其概,有分注以尽其详。每志皆冠以小序,末则附有论评。综观全书,尚非泛泛钞录者可比。虽貌为简略,然皆出自心裁,内容叙述尚多可取。②十卷,首一卷。清孙观纂修。孙观,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举人。道光十七年(1837)任观城县知县。按观城县志自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沈玑奉檄重修后,乾隆三十一年(1766)邑令秀水盛秦川欲再修志乘,旋因去任未果。盛后纂东昌、济宁诸郡志,每见有涉及观城者,随手录之,分门别类,编为四卷,名曰观录。其所记之详,远较观城之旧志为优。孙观任县令后,以《观录》书成已七十余年而未有再纂志乘者,遂广搜博采,撰成是书。《观城县志》道光十八年(1838)传钞本,兹篇体裁仿《江南通志》之例,仅分类列目,稍加变通。凡旧志所载,不加变化,谓以存其真。然,其正旧志之误处少,有新意之独立见解亦甚微。难称佳作。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释饭鬻

    一篇。清成蓉镜撰。成蓉镜(1816-1883)字芙卿,自号心巢,后改名孺,宝应(今属江苏)人。诸生。博通经学、小学、象纬、舆地,对金石文字的审订尤为精确。尚著《周易释例》二卷、《尚书历谱》二卷、《文录

  • 印书

    二卷。明朱闻(其生平不详)纂,赵宦光(参见《六书长笺》)删。是书所收之字,《说文》之外,凡古文、籀文、汗简及印章习见字体皆录之,以备治印参考之用,故名《印书》。其编次大致以物类为别,起于纪数字终于鸟兽

  • 槐庐丛书

    五编,四十六种,二百三十四卷。清朱记荣编。朱记荣字懋之,江苏吴县人。藏书极多,曾按类编排古籍,成《经学丛书》、《金石丛书》、又汇辑清代考据家著作,编成《槐庐丛书》,对古籍整理有很大贡献。此丛书所收著作

  • 迁江县志

    四卷,清颜嗣徽纂修。颜嗣徽,字义宣,自号望眉老人。贵筑(今贵州贵阳)人。同治九年(1870)解元。光绪十二年(1886)任迁江知县,十五年(1889)复任。迁江为荒远边徼,记载缺如,无所资以为考证。不

  • 永嘉先生集

    十二卷。明张著(约1370年前后在世)撰。张著字则明。浙江平阳人,后徙居常熟。生卒年不详。洪武三年(1370)举人。官至临江同知,卒于官。此集共十二卷。卷中诗文按体编次。卷一为五言古诗;卷二为七言古诗

  • 汉书辨疑

    二十二卷。清钱大昭(1744-1813)撰。钱大昭,大昕弟,字晦之,一字竹庐,江苏嘉定人。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十八年(1813)卒,七十岁。学识博远,能实事求是。《汉书》多古字古言,钱大昭对《说文》训

  • 瓠息斋前集

    二十四卷。清凌树屏(约1754年前后在世)撰。凌树屏字保釐,号缄亭,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均不详。约1754年前后在世。乾隆四年(1739)进士,官凤县知县,调咸阳,后改补嘉兴府教授。树屏工诗赋

  • 易笏山行状

    一卷。清易顺鼎、易顺豫合撰。顺鼎、顺豫皆清末叶人,生卒年不详。惟知顺鼎著有《经义廷撞》,顺豫著有《易释》。本行状记其父易佩绅生平。佩绅字笏山,咸丰年举人,官至江宁布政使。佩绅以军功起家,而以改革地方政

  • 尊前集

    二卷。不知何人所辑。卷前有万历嘉兴顾梧芳《序》云:“余爱《花间集》,欲播传之,而余斯编第有类焉。”似即梧芳所辑,故毛晋谓梧芳采录名篇,厘为二卷。而朱彝尊《跋》则称:“于吴下得吴宽手抄本,取顾本勘之,词

  • 宋椠本毛诗正义残本

    三十三卷。唐孔颖达(574-648)撰。颖达字仲达,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人,著名经学家。有《周易正义》十四卷,已著录。《毛诗正义》版本很多,明代以后以阮元《十三经注疏》本为最佳。而《宋椠本毛诗正义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