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西楼记

西楼记

清袁于令(1599-1674)撰。袁于令,原名韫玉,字令昭,又字凫公,号箨庵,又号幔亭,吴县(今属江苏)人,明末诸生。早年居住苏州因果巷,因一妓女事,被除名学籍。顺治二年(1645),清兵南下渡江,苏州绅士请他代写降表进呈,有功,清廷任命他为荆州知府。然十年不见升迁,后因触怒上司,而被免职。年逾七旬,尚喜谈闺中事。晚年寄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忽染异病而卒。他是叶宪祖之门人。其剧作可知其名者有八种:传奇有《西楼记》、《鹔鹴裘》、《珍珠记》存残曲、《玉符记》、《金锁记》、《长生乐》、《瑞玉记》七种,杂剧有《双莺传》一种存残曲。据《剧说》,尚有四折杂剧《战荆轲》。曾评改小说《隋史遗文》等。传奇剧本《西楼记》,《古本戏曲丛刊》作《西楼梦》。此剧写京畿道御史于鲁之子于鹃,字叔夜,善词曲,有才名。父忧其不修举业,徒耽文艺,严力戒之。平康里有一妓女,名穆丽华,字素徽,读叔夜作《锦帆系府集》,慕其才,最爱其《楚江情》一阕,尝自写于花笺。于叔夜一日过一妓家之门,适演习戏曲,入而听之,即老妓刘楚楚之家也。与其谈词曲之法,应其请涂抹改删新曲,即其友赵祥之新作也,偶见书中插有花笺,写自己作《楚江情》。于叔夜问其缘故,知刘家中妓女穆素徽所爱写者,于感其知己之情,乞借花笺而归。后至西楼,求见素徽,不告其名。只曰:“为谢花笺而来者”。时素徽正在病中,觉是于叔夜喜而出见。乃叙久慕之情,誓托终身,为叔夜唱其《楚江情》一曲,互约生死而别。然其友赵祥知于涂抹改删自己作品而怨之。赵祥遂将于叔夜与素徽西楼同歌《楚江情》事夸张告诉其父于鲁,故叔夜被禁邸内,赵祥谎称奉于御史之命,率其家仆,至西楼肆行骚扰,骗取钱财,并将素徽逐出杭州。相国公子池同乘机以巨款买素徽为妾。素徽不从池同,备受虐待,于叔夜闻听素徽被逐,寝食俱废。后素徽忽闻于叔夜病死,绝望之至便求自尽,为侠士胥表所救,时值于叔夜应试得中状元,赵祥、池同命胥表去刺杀于叔夜,反被胥表杀之。胥表协助于叔夜与素徽相会,两人终成眷属。此剧在当时歌场流传甚广,情节安排曲折,自然流畅,终篇不觉厌倦。前人评价称为佳作。后人评价,此本虽落入才子佳人戏俗套,然有其新奇之处。据《书隐丛说》、《随园诗话》等记载,剧中主人公于鹃即袁于令自况。其曲《楚江情》为当时名曲。有冯梦龙改编本,收入《墨憨斋定本传奇》中。有明剑啸阁刊本、《古本戏曲丛刊》二集本和《六十种曲》本。明剑啸阁刊本题《西楼梦》。又收入《古本戏曲丛刊》二集。

猜你喜欢

  • 全唐诗录

    一百卷。清徐倬(1622-1711)编。徐倬字方虎,号苹村。德清(今属浙江)人。康熙十二年(1673)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乞养归。后转为司业,官至侍读。以事被人弹劾,辞官归乡。康熙四十五年(170

  • 国朝严州诗录

    八卷。清宗源瀚(生卒年不详)撰。宗源瀚,江苏上元(今江宁)人,曾任浙江补用道严州府知府。清朝严州其诗之流传见于阮氏《輶轩录》、六县旧志与诸家纂辑者则时时遇之,作者不胜流连追慕,阮氏属幕中诸君子与书院肄

  • 六书总要

    五卷。明吴元满撰。参见《六书正义》。此书与其《六书正义》一样,也分数位、天文、地理、人伦、身体、饮食、衣服、宫室、器用、鸟兽、虫鱼、草木12门,因袭戴侗、杨桓的说法极力发挥之。所分部首,皆以象形为主,

  • 二谷山人集

    不分卷。明侯一元(约1538年前后在世)撰。一元字舜奉。浙江乐清人。生卒年均不详。生平事迹见《二谷山人近稿》条。此编首有目录,各按体类编次,不分卷帙。可能出自一元手定,为嘉靖刊本。首册为《奉山侯氏谱》

  • 圣学嫡派

    四卷。明过庭训撰。庭训字成山,平湖(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福建按察使。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儒者事迹,上起汉董仲舒、下至明罗洪先,共三十六人。各人略录其言行,然大抵抄录他

  • 兴化府志

    五十四卷,清陈效修,周瑛等纂。陈效,南陵人,赐进士出身,中顺大夫,弘治十二年任兴化府知府。周瑛,赐进士出身。兴化府志之纂修,始于宋绍熙间。元翻刻绍熙本,而未自修。陈效任知府后,于弘治十四年春延周瑛等重

  • 四书玩注详说

    三十六卷。清冉觐祖(1637~1718)撰。觐祖字永光,河南中牟人。清经学家,著有《五经四书详说》等。是书首有耿介、李灼然、孟序及冉觐祖自序与凡例。自序言“玩注者玩程朱之注”。徐以《四书大全》、《四书

  • 刘随州集

    十一卷。唐刘长卿(725?-789?)撰。刘长卿,字文房,河间(今河北)人。少读书嵩山。开元二十一年(723)进士。至德二年(757),历监察御史以检校祠部员外郎,出为转运使判官。上元元年(760)贬

  • 朱子文公传道经世言行录

    八卷。清舒敬亭撰。舒敬亭字孝徵,铜山(今属江苏)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为朱熹言行汇编,第一、二卷为年谱、行状;第三卷为道学渊源;第四卷为伊川行状及道体;第五卷为学存养克己;第六卷教人儆戒;第七卷

  • 史记抄

    九十一卷,补遗十二卷,首一卷。明茅坤编辑。茅坤(1512-1601年),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嘉靖十七年(1538年)进士,善古文,著有《白华楼藏稿》、《玉芝山房稿》等,生平事迹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