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薛方山纪述

薛方山纪述

一卷。明薛应旂(生卒年不详)撰。薛应旂字仲常,号方山,武进(今江苏常州)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历任慈溪县知县、九江府儒学教授,南京吏部考功司主事、考功司郎中、刑部陕西司员外郎、浙江副使等职。他为官清正,因对宰相严嵩不苟同,受到降职处分。他先后师事邵宝、欧阳德、吕楠。因受三位老师的传授,故其学既有王守仁心学的影响,又有朱熹理学的影响。两者相比较,以王学为主。著作较多,有《方山先生文集》、《宪章录》、《四书人物考》、《薛子庸语》、《甲子会记》、《宋元资治通鉴》等书。此书为平日所抄录先正的格言。前有自识,称凡所闻于师友,皆记录。间有自得,亦附于书。置于几案,少裨循省。名曰“述”,是表明不是自己之作,不敢冒立言之责。书分上下二篇,上篇皆论性命之理,下篇所论治道。如书中认为,气有清有浊、有厚有薄,穷则变,变则通、故一治一乱,皆非一日之积;古之学者,知即为行,事即为学,今之学者是离开行言知;改过则长善,甘贫则足用;治世之教,由君主掌握,所以德一而风俗同。季世之教,由臣下主之,所以德二三而风俗异。有《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猜你喜欢

  • 尚书家训

    八卷。清董色起撰。董色起字印韩,号缑山,河南洛阳人,顺治八年举人,官直隶沙河知县。书首有粘本盛序及自序,卷首还有两篇文字,分别记述了藏书及孔子履历、孔子删《书》之年及孔子功德。本书卷一、卷二为《虞书》

  • 黄忠宣集

    八卷。明黄福(1363-1440)撰。黄福,字如锡,号后乐翁,山东昌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荐为主簿,授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超拜为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为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

  • 政书

    八卷。清于成龙(1617-1684)撰。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顺治十八年(1661)由副榜贡生授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著有《于山奏牍》。是集皆其历任所纪。《罗城书

  • 仪陇县志

    六卷,清曹绍樾、胡晋熙、伍生辉等修,胡辑瑞纂。曹绍樾,曾任仪陇县知县。胡晋熙,曾任仪陇县知县。伍生辉,曾任仪陇县知县。胡辑瑞,邑人,进士。《仪陇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本,共六卷,卷首为序、凡例、

  • 鹤滩集

    六卷。明钱福(1461-1504)撰。钱福,字与谦,号鹤滩,华亭(今江苏松江县)人。明弘治三年(1490)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福为一时名家,其居所近鹤滩,因以自号,并名其集。福少时既聪颖有悟性,诗

  • 钦定军次实录

    一卷。清洪仁玕(1822-1864)撰。其生平详见《开国精忠军师干王洪宝制》(辞目)。该书专录仁玕诗文,可称为宝制第二集。书前有刘忠、吴文彬等六人作序,书中诗主要是写辛酉年(1875年)春天,作者奉旨

  • 遵道录

    八卷。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所辑皆为明道(程颢)的论说。其书所以名“遵道”,他在自序中称“夫遵道何为者也?遵明道(程颢)也。”他认为宋代理学诸儒中,能得孔孟心事,体用一贯之旨的是周敦颐和程颢

  • 碧山乐府

    五卷。明王九思(1468-1551)撰。九思字敬夫,号渼陂,陕西鄠县(今户县)人。弘治九年(1497)进士,选庶吉士,授检讨。九思酷好音律,曾倾资购乐工,学琵琶,得其神解。与李梦阳、何景明等齐名,后人

  • 东易问

    八卷。清魏枢撰。魏枢字又弼,一字慎斋,承德人。雍正八年(1730)进士,官任永平府教授。乾隆元年(1736)荐举博学鸿词,未及试而卒。此书采用王弼本,将朱子的《本义》列于前,而将魏枢自己的意见附于后。

  • 通志堂经解目录

    一卷。清翁方纲校。翁方纲(1733-1818),字正三,号覃溪、苏斋,直隶大兴(今属北京)人,乾隆年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内阁学士,毕生致力经学研究,尤擅金石考证。此系对清初纳兰性德(164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