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脾胃论

脾胃论

三卷。金李杲(详见《内外伤辨惑论》)撰。此书编撰于宋淳佑九年(1249),是李氏创导的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上卷医论八篇:脾胃虚实传变论、脾胃胜衰论、肺之脾胃虚论、君臣佐使法、分经随病治方、用药宜禁论、仲景引《内经》所说脾胃等。其书以《内经》为理论根据,侧重论述脾胃对整体机能的重要作用,强调分经随病制方、灵活用药的原则,分析脾胃胜衰对心、肺、肝、肾的影响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反映了“升降浮沉”用药法。又有方论四篇。中卷医论八篇: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及脾胃虚弱随时为病随时制方、随时加减用药法、脾胃虚不可妄用吐药论、安养心神调制脾胃论、凡治病当问其所便、三焦元气衰旺等。论述外感与内伤的分辨,介绍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清暑益气汤等方的组成和应用,强调针对病症施药,灵活变通,药方有较好疗效。下卷载论文十二篇,记有脾胃虚则九窍不通论,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论、胃虚元气不足诸病所生论、阴阳寿夭论、五脏之气交变论、阴阳升降论、调理脾胃经验、饮食伤脾论等。论述了脾胃在人体生理病理变化中的作用,阐发了脾胃内伤诸病的病因和治疗,指出用药宜忌等。张氏对《内经》、《难经》颇有研究,脏腑辨证经验丰富,对脾胃内伤机理有所发挥。李氏认为“土为万物之母”,故独重脾胃。其引经立论,往往有独到之处。明孙一奎《医旨绪余》云:“东垣生当金元之交,中原扰攘,士失其所,人疲奔命。或以劳倦伤脾,或以忧思伤脾,或以饥饱伤脾。病有缓急,不得不以急者为先务。”李氏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在当时有着特殊的意义。李氏根据《内经》“人以水谷为本”的观点,继承张元素之学,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创立了脾胃学说,发展了内伤疾病的病机学说,丰富和充实了辨证论治的理论,对后世医学家颇有影响,对中医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都有一定参考价值。许鲁斋说:“东垣之医,医之王道也;有志于学者,必尽读东垣之书,而后可以言医。”李时珍亦称赞东垣说:“李杲曾受业于洁古老人,尽得其学,益加阐发,人称神医。”此书有《东垣十书》本、《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195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桃溪潘氏文献

    二卷。清潘书磬辑。书磬,字汝璜,自称颍川逸叟,安徽婺源(今属江西)人,布衣。桃溪为婺源一乡。书中所载系宋、明时期桃溪潘氏名人传记及诗文。书前有周曾培、汪基二序及书磬自序,书后附《颍川先生行略》,即编者

  • 威县志

    八卷。明张蒙正修,姜允清纂。张蒙正,山东济南人,举人,曾任威县知县。姜允清,威县人,曾任即墨县知县。万历三十一年(1603)知县固安人田可井奉檄重修县志,聘本县人姜允清主纂。万历四十四年(1616)张

  • 古今律历考

    七十二卷。明邢云路撰。邢云路字士登,安肃(今河北徐水)人。万历进士。曾任河南佥事,陕西按察副使等职。其书详于历而略于律。只六卷讲音律,辨黄钟三寸九分之非,甚为精当,余无新意。六十六卷讲历法,从六经到明

  • 缁衣集传

    四卷。明黄道周(其生平详见“月令明义”条)撰。是书为崇祯十一年(1628)黄道周官少詹事时所进《礼记》注五篇之四。《缁衣》为《礼记》篇名。黄道周将《缁衣》分为二十三章,卷一共七章:不烦第一,咸服第二,

  • 毛诗古韵

    五卷。清牟应震撰。此书前有张鹏序及作者自序。作者以为古韵久亡,春秋以后之书,不能作为春秋以前的证据。于是求之于《诗》,故是书以《诗》为主,《诗》合用者则合之,不合者则分之,旁及者则通转之。计分《诗》韵

  • 南湖集

    ① 七卷。元贡性之撰。性之字友初,或作有初。宣城(今属安徽)人。生卒年不详。元季曾为闽省理官。明洪武初,征召不起。避居山阴(今浙江绍兴),更名悦。躬耕自给终其身。集中题画马诗云:“记得曾陪仙仗立,五云

  • 博雅音

    十卷。隋曹宪音释。曹宪扬州江都(今江苏扬州市)人。仕隋为秘书学士,聚徒教授凡数百人,公卿多从之游。精小学,曾奉炀帝命与人同撰《桂苑珠丛》,以规定文字。又注《广雅》并为音解,学者推其该洽。贞观中拜朝散大

  • 海宁州志稿

    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李圭修,许傅沛纂,刘蔚仁续修,朱锡恩续纂。李圭字小池,江苏江宁(今江苏南京市)人。咸丰十年(1860)江南大营溃败,李圭死里逃生,在青浦常胜军营办文案,后在宁波新关税务司做

  • 乐谱集解

    一卷。隋萧吉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萧吉字文休,梁武帝之兄长沙宣武王萧懿之孙。其博学善思,精于阴阳算术,《隋书·艺术》有传,称其著有《金海相经要录》、《宅经》、《葬经》、《乐谱》等。《乐谱》即《乐谱集

  • 说四书

    ① 四卷。清郭善邻撰。善邻字畏斋,河南商邱(今河南商丘)人。著有《春秋解》、《春秋解总论》、《兴观录》、《孝子传士训》、《士戒》、《春山文集》。善邻曾就四书于其讲性理之处,每则各为一文,大要在发明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