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考察日本学校记

考察日本学校记

十六卷。清李宗棠(生卒年不详)撰。李宗堂安徽颍州人,官至山西候补道。光绪二十七年(1901)李宗棠受安徽抚臣之命赴日考察教育,《考察日本学校记》即为此次考察之结果。书前有李氏自序,云近三十年日本屹然独立,雄视亚东,与欧洲强国抗衡,其原因在于教育。其锐意图强,兴学之诏屡下,知不竞不足以自存,不学则无以竞致胜的工具。日本为我国邻邦,其兴学有方。安徽抚臣命宗棠游其地,考其章程,以为国家教育之助。日本学校有官立、公立、私立多种约三万余所,虽未遍观,但对最为著名者已视察过半。兹择规制之善者译之,得一百三十八种,署《考察日本学校记》,以备当事者采择。该书共十六卷,首载例言,介绍日本学校的门类举要,有大学部,陆军学校、海军学校、中学、专科学校、女学、小学等多类。官立学校为国家或地方政府主办的;公立学校为同志协责所建;私立学校为民间独办的。私立最多。各类学校的教科书、学科程度,悉遵文部省之规定。卷一介绍各省直辖学校总目,农科大学学科设置及授业课目。例如大学部有东京帝国大学,学习院,高等师范学校,第一至第七高等学校,造士馆,山口高等学校,陆军学校等。专门部有高工业、美术、音乐、商船、邮便、电信、盲哑、法律、政治、哲学、铁道、簿记、速记、银行、同文、英语、物理、数学、医院、药学、显微镜学、兽医、舶海等五十多种名目。卷二介绍学习院至第五高等学校工学部及学科课程。卷三为陆军诸学校系统一览表,春夏秋冬四期日课时限表。卷四介绍自陆军中央幼年学校至东京陆军地方幼年学校的学校定员并现职人员表。卷五介绍陆军骑兵实施学校直至陆军户山学校,内容有体操剑术科、步兵、要塞炮兵等科学生下士,考科列序表式等项。卷六为陆军经理学校至成城学校学科课程及教授时数表。卷七为海军大学校至攻玉社中学校的学科课程表。卷八为高等师范学校,附属中学校至百科学校的学科课程表。卷九介绍高等商业学校,至东京美术学校建筑物略图。卷十为东京音乐学校至东古职工学校之校舍全图。卷十一为中等教员传习所,至和佛法律学校之课程表。卷十二为东京政治学校至东京速记法学馆。卷十三为国语传习所至独道学协会学校的专修科课程表。卷十四为东京物理学校至东京航海学校。卷十五为华族女学校至保姆传习所。卷十六高等师范附属小学校至帝国教育会图书馆。书中对每所学校皆列表介绍并有插图,如教员俸级、教科纲目、学科课程等均列出表格;对各校之讲台课桌、教室、仓库、物品、服装、操场等均为之图;各学校定制、入学资格毕业年限、管理法教授法等纲要列于卷首例言中。在各学科介绍中记载应用的课本,各校图书馆的藏书量等无不纤细具备,广泛而又详晰。尽管已时隔多年,许多名称已经改变,各种学科也大为增加,但李宗棠详尽记载了当时日本先进的学校教育制度、学制、学校设置和学科课程、教科书等多项内容,为当时中国的学校提供了学习的榜样。该书有1902年印本。

猜你喜欢

  • 续宁武府志

    不分卷。清常文遴、阿克达春纂修。常文遴,山东宁海县人。出身生员,咸丰六年(1856)任宁武府知府。按宁武自清雍正三年改府以来,创修于乾隆知府魏元枢和周景柱。《续宁武府志》修于咸丰七年(1857)。该志

  • 复斋钟鼎款识

    一卷。宋王厚之撰。王厚之(1131-1162),字顺伯,浙江诸暨人。宋乾道三年(1167)进士。历官浙西通判,改江东提刑,直显谟阁致仕。书中著录五十九器。内有青笺者十五器,为毕良史所收。钟七、鼎二十一

  • 通鉴博论

    三卷,明宁王朱权(1378-1448)撰。朱权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七子,于洪武二十四年(1331年)封于大宁,后来又改封到南昌。朱权年轻时颇为骄恣,到晚年深自韬晦,对释老之学尤为精通,在戏曲、历史方面

  • 用我法斋经说

    一卷。清末江慎中撰。慎中生卒年籍贯及事迹等均不详。此书论古今经文,能破门户之见,持论公允。谓《尚书》与《礼记》古文,同出孔壁,《礼记》十七篇,今古文之异,尽见于郑玄注中,不过字句小殊,无关大义。《礼记

  • 和杜律

    一卷。明郁文博(约1454年前后在世)撰。文博,以字行。上海人。生卒年不详。景泰五年(1454)进士。授御史,历湖广副使。直言敢谏。此编为文博任湖广副使时所作。追和杜少陵律诗一百五十一首,故以《和杜律

  • 魏三体石经续录

    一卷(民国十二年七月石印本)。吴宝炜撰。是书补录前书未收之石,计《尚书》之《多士》篇五行三十字,《多方》篇五行十二字。《春秋·文公十年、十一年》经五行二十九字,与《多士》一石互为正反面。又《多方》篇二

  • 使黔草

    三卷。清何绍基(1799-1873)撰。何绍基字子贞,号东洲,晚号蝯叟(一作猿叟)。道州(今湖南道县)人。道光十五年(1835)中举,次年举进士,选庶吉士,后授编修,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提调等职,历

  • 麟经指月

    十二卷。明冯梦龙(1574-1646)撰。梦龙字犹龙,又字耳犹,号翔甫,一号姑苏词奴,吴县(今江苏吴县)人,明代著名文学家。崇祯中贡生,知寿宁县。才情跌宕,善诗文,工经学。著有《春秋衡库》、《别本春秋

  • 春秋释经

    十二卷。清高澍然撰。澍然字雨农,福建光泽(今属福建省)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官内阁中书。深于《春秋》,著作除《春秋释经》外,还有《诗音》十五卷、《论语私记》二卷、《福建历朝宦绩录》四十卷、《闽

  • 观我堂摘稿

    十二卷。明李材(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李材,字孟诚,江西丰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累云南按察使等。著有《李见罗书》。官巡抚时,其毁参将署为书院,致激起兵变。后云南巡按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