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剩义

群经剩义

一卷。清俞樾(详见《群经平议》)撰。作者因为开始打算续《群经平议》,久未成书,故题曰“群经剩义。”其中,谓《周礼·人》“掌金玉锡石”,当作“掌金锡玉石”,引职方氏“扬州其利金锡竹箭,雍州其利玉石”为证,似可成立。至于地对《诗经·山有枢》,申明其序之说,并非新解,吕祖谦《家塾读诗记》及朱鹤龄《诗经通义》都已论及。“念彼共人”句,谓讽共伯以早归政,不免望文生义。此书零星掇拾,精华并不多见。《群经剩义》有《南菁书院丛书》本(第二集),《春在堂丛书·俞楼杂纂》本。

猜你喜欢

  • 辽文萃

    七卷。清王仁俊(1866-1913)辑。王仁俊,字捍郑。江苏吴县人。他是俞樾弟子,光绪十八年(1892)进士。曾于上海创办实业报馆,后往依张之洞,任存古学堂教务长。至京师,任学部图书局付局长兼大学堂教

  • 孟子补义

    十四卷。清凌江编辑,凌奎增注。凌江吴兴人,凌堃之兄,凌奎乃其弟。卷首有凌江自序,大旨以赵邠卿《章句》为主。书中除赵注外,间引刘注孙疏,也间有订正赵注处。注下有双行夹注,乃凌奎增注,可与凌江注互相参证。

  • 南齐书

    六十卷。梁萧子显(489-537)撰。萧子显,南朝史学家,字景阳,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他是齐梁皇族,齐高帝萧道成的孙子,在梁官至吏部尚书,很有文史才能。《南齐书》是一部记载封建割据政权的史书。原

  • 易筌

    六卷。附《论》一卷。明焦竑(1541-1620)撰。竑字弱侯,号澹园,应天旗手卫籍,山东日照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不久迁东宫讲读,后谪福宁州同知,事迹详《明史·文苑传》。该

  • 冠豸山堂文集

    三卷。清童能灵(1683-1745)撰。能灵字尤俦,号寒泉。连城(今属福建连城县)人。诸生。笃嗜理学,乾隆时,主漳州芝山书院。著有《冠豸山堂文集》、《周易剩义》(已著录)。此集共三卷。本集刻本一卷,为

  • 文心雕龙

    十卷。梁刘勰(约465-532)撰。刘勰,字彦和,祖籍东莞莒(今山东莒县)人,后迁京口(江苏镇江)。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深得萧统赏识。后出家为僧改名慧地。此书成于南齐末年

  • 四书教子尊经求通录

    八卷。清杨一昆撰。一昆字无怪,河北天津人(今属天津)。是书大旨攻宋人,谓“宋人著书,非理不言,而《论语》二十篇并无一理字”。一昆最服膺毛西河,但不尽用其说;虽攻朱子,而不尽废其说。有关于名教至大者,如

  • 贷园丛书初集

    十二种,四十七卷。清李文藻原辑,周永年重编。李文藻字素伯,号南涧,益都(今山东益都)人。乾隆进士,官桂林府同知,为钱大昕入室弟子。性喜藏书,所藏数万卷,皆亲手雠校。著有《琉璃厂书肆记》及《恩平集》、《

  • 黄洛村集

    二卷。明黄宏纲撰。宏纲,字正之,鄠都(今陕西户县)人。生卒年均不详。正德十一年(1516)举人。官至刑部主事。此集乃其孙宜璞所刻。上卷《书翰》,多与邹守益、罗洪先、聂豹辈讲学之语,盖宏纲师事王守仁、傅

  • 禹贡指南

    四卷。宋毛晃(生卒年不详)撰,晃字明敬,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南宋著名小学家,绍兴中免解进士,晃精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海内所宗,尝闭户著书,用功勤苦,砚为之穿,学者称为铁砚先生。著述除《禹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