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群经义证

群经义证

八卷。清武亿(详见《经读考异》)撰。本书包括《论语》一卷、《孟子》一卷、《诗》一卷、《书》一卷、《春秋左氏传》三卷、《公》、《穀》一卷。王先谦《经解续编》本把《书》排为第一,把《论语》、《孟子》列在《公》、《穀》之后,编次稍有不同。“三礼”则另外有《三礼义证》一书。群经之中唯独没有《易》。本书认为《书·无逸》“肆祖甲之享国三十有三年”,孔疏意图扶孔抑郑,疏说比较横断粗暴,颇为失之。考之《汉书·韦成玄传》:“王舜、刘歆议曰:‘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于殷太甲为太宗,大戊为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为毋逸之戒,举殷三宗次劝戒成王’”(按:段玉裁《古文尚书撰异》也依据《韦玄成传》,认为此经秩序,今文应不是从殷王、中宗到高宗再到祖甲,一定是从殷王、太宗到中宗再到高宗,这是无庸置疑的)。如果不是《尚书》有“太宗”二字,王舜、刘歆怎能凭空臆造(按:孔丛子论书也以祖甲为太甲)?那么传疏本来是有根有据,不应一概归罪王肃。其论《左氏传》“管氏之世祀也宜哉”,引证尤为详尽。但在《史记·管晏列传》方面,就出现了误解。《传》上说:“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大约《传》因为鲍叔荐贤而又能甘居其下,所以用其世禄作为为善的验证,说的不是管仲。其他考据,较多扎实纠谬之证,如认为“晋立太子州蒲以为君”一句中,“州蒲”应作“州满”,是字形出现讹误,应劭的《旧名讳议》可以为据,定本作“蒲”是讹误。当时新出土的汉石经《公羊春秋》残碑,正好写作“州满”,由此可见其考据之功。他如辨别《论语》“管氏有三归”,认为“三归”是台名,而非娶三姓之女,《孟子》“昔沈犹有负刍之祸”,认为“负刍”是人名,而非刍草,都极有见地。有《授堂遗书》本,《皇清经解续编》本。

猜你喜欢

  • 月波洞中记

    二卷。不著撰人。此书见于宋郑樵《通志·艺文略》,为一卷,称老君记于太白山月波洞,凡九篇。晁公武《读书志》所言与郑樵基本相同,只是又说此书系唐任逍遥得之于太白山月波洞石壁上。今所传本系《永乐大典》所载。

  • 玉夏斋传奇十种

    二十二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明人传奇十种,多半有别本刊行。每种传奇或未署名,或只署作者之号。今据其曲词和内容,加以考订,知《喜逢春》(二卷)署名金陵桃叶、渡清啸生,然不知姓氏,写毛士龙忤宦官魏忠贤奸党

  • 古香楼遗稿

    十卷。清沈长春(生卒年不详)撰。沈长春,清中叶人,字小如,籍归安(今浙江吴兴)。古香楼,是作者读书之所。其人乃乡邦巨儒,扬历仕途,官至州牧,郡守,按察使。诗词是其余事,然而天资高迈,下笔滔滔。《古香楼

  • 周易玩辞困学记

    十五卷。明张次仲(生卒年不详)撰。次仲字元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天启元年(1621)进士,入清后不仕。除此书外,还著有《困学纪》、《待轩诗记》、《待轩集》等书。此书前有作者自序,自谓赋性颛愚,不敢

  • 丁鹤年集

    四卷。《玳录》一卷。附《校玳》一卷。续校一卷。元丁鹤年(1335-1424)撰。鹤年字亦称鹤年,盖因孟浩然字浩然例故。回回人。父职马禄丁为武昌县达鲁衣赤,遂家其地。鹤年生当元季,逢乱不求仕进。元亡,避

  • 柘西精舍集

    一卷。清沈皡日(生卒年未详)撰。沈皡日字融谷,号柘西,平湖(今属浙江)人。以贡生知广西来宾县,历辰州郡丞。此词集共八十三阕,内多追和南宋诸贤之作。与朱彝尊、李良年、李符、龚翔麟及其侄岸登相唱和,可以想

  • 春秋左传类解

    二十卷。明刘绩(详见《三礼图》条)撰。刘绩字用熙,号芦泉,江夏(今湖北武昌)人,弘治时进十,官至镇江知府所著除本书外,还有《三礼图》、《六乐说》、《管子补注》等行于世。朱彝尊《经义考》著录刘绩所撰《春

  • 周礼李氏音

    一卷。晋李轨(?-619)撰,清马国翰辑佚。李轨有《周易音》,已著录。李氏《周礼音》既有古音,亦有转音,除为郑(玄)注作音外,亦为杜子春、二郑作音。作古音者,如《春官·序官》“乃立春官宗伯”,先郑注,

  • 浣水续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此书是万历十三年(1585)朱孟震官四川按察使时所作,所以以浣水为名。浣水,即浣花溪。此书杂撮而成,往往不著时代,也不著出典。如并州士族好为可笑诗赋一条,本是《

  • 梅修馆诗存

    一卷。清陆韵珊撰。陆韵珊,字浣香,浙江山阴人,陈瑨之妻。此书有光绪二十六年(1900)刊本。书前有其弟陆寿芝所作序言。书后有其女陈琴仙所作跋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