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锄堂经说

经锄堂经说

一卷。没有撰者姓名。每篇后皆有陈澧评语,疑为张维屏所撰。因为张氏曾为湖北黄梅县令,篇中有“余尝自龙坪至黄梅”语,而张氏又素与陈澧相善。书中只有文章五篇,都是解说《禹贡》的。其说彭蠡,据《史记·封禅书》“上巡南郡至江陵而东,登礼灊之天柱山,号曰南岳。浮江,自寻阳出枞阳,过彭蠡”云云,认为汉寻阳在江北,枞阳在今安庆东境,北离巢湖仅百里。曰“自寻阳出枞阳”,则北岸必有分江,可至安庆。如此,则彭蠡为巢湖无疑。说云梦,谓云在江北,梦在江南。据《左传》,楚子涉睢济江,入于云中,睢即沮水,在今当阳县境。涉沮济江始入云,这分明说明云在江南。又《左传》“夫人生子文,弃于梦中。”在今安陆县境,必与梦相近。是梦在江北明甚。二泽跨江南北,《禹贡》之云,即今之洞庭,与今天汉东的云梦非一地。其说三江,据《汉志》,芜湖县中江出其西南,东至阳羡入海。吴县南江出其南,东入海,毗陵县北江在其北,东入海。近人多从其说。惟以石城县分江水,为南江之始。考石城属池州,分江水在池州西七十里,不可谓之南江,南江实出自中江,源近脉短,至吴越始分为二,经不言南江,就是这个原因。其说九江,谓秦九江郡,在今安庆黄州地,经书九江於江汉朝宗之后,盖江汉合流,为众山所束,逼迫不得逞。至黄州安庆之交,漭荡数百里,洲渚纵横,旁流四溢,古人数之多者,皆约之以九,不必实指其名。若如朱子说,以洞庭为九江,则长沙居洞庭之滨,当名之曰九江,何必远求之数百里下。其说敷浅原东陵,谓敷浅原即今之庐山,《汉志》不误。姚鼐以为在和州六合间,非。东陵为今池州山,由彭蠡为巢湖可以推知。诸说皆标新立异,可备一解。陈澧评语,或有太过之嫌。有刊本。

猜你喜欢

  • 庚桑子

    见《亢仓子》。

  • 通鉴地理今释

    十六卷。清吴熙载撰。熙载原名廷风,字熙载,以字行,号让之,仪征(今江苏仪征县)人。是书释以今地,多采齐次风、戴东原、徐呈伯、董方立、沈子敦之说,对《通览》中所载地名之异同沿革予以考证,指出其今名。熙载

  • 四书质言

    三卷。明牛应元撰。应元字春宇,陕西泾阳人。是编《千顷堂书目》著录。书首有万历二十年(1592)应元自序及浙江提学副使李同芳序。后有戊子马化龙跋。自序谓质言,就《胜引录》而质。凡《大学》《中庸》一卷,《

  • 傅子

    一卷。晋傅元(玄)(217-278)撰。傅元字休奕,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人。自幼孤贫,博学。曹魏时,历任弘农太守、典农校尉,封为鹑觚男。在司马晋,又历任散骑校尉、驸马都尉。曾从事编写《魏书》,对儒、

  • 蕉窗杂录

    一卷。旧本题宋稼轩居士撰。稼轩居士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1140-1207)的号。书中所记,凡遇“宋”字,必在上面加一“皇”字,以示其书为真辛弃疾所作。但书中多处引用明人著作,如引杨慎《丹铅录》、王鏊

  • 子史粹言

    二卷。清代丁晏撰。丁晏字俭卿,一字柘堂,江苏山阳(今江苏淮安)人。道光举人,官至内阁中书,著有《颐志斋丛书》。此书是作者读子类、史类书籍时,摘录其中所谓“有益于身心之语”,撰成此书,故命名为《子史粹言

  • 安图县志

    十卷。民国刘建封修,吴亚元纂。刘建封,宣统元年(1909)任安图县知县。安图县,位于吉林延边朝鲜自治州西南部,松花江上游。刘建封莅任后,亲自查看了安图县山川、道路、土物、风俗及社会情况。适奉宪令,编修

  • 古周易订诂

    十六卷。明何楷(生卒年不详)撰。楷字元子,晋江(今福建晋江)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官至吏科给事中。明亡后唐王聿键在福建起兵,以楷为礼部尚书,后为郑芝龙所排挤,愤恚而卒。此书成于崇桢六年(163

  • 张宗泰所著书

    三种,三卷。清张宗泰(详见《孟子七篇诸国年表》)撰。三种为《周官礼经注正误》一卷、《孟子七篇诸国年表》一卷、《竹书纪年校补》二卷。均为经史著作,其中后两种本书有专条介绍,可参阅。而《周官礼经注正误》为

  • 越绝书

    十五卷。东汉袁康撰。袁康,东汉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越绝书》一名《越绝纪》,不著撰人名氏,据书中《吴地传》推测,此书系由袁康、吴平辑录。主要记述吴越二国史地及伍子胥、子贡、范蠡、文种、计倪等人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