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解题纲残本

经解题纲残本

四卷。辑者姓名无考,行文以天干为次,每编又分上下篇。今日所见版本,仅存卯编之下、申编上下、酉编全部,共四卷。卯编下录《陈寿祺上阮芸台请定经郛义例书》,附《经郛条例》、胡敬、赵坦、陶定山、钱福林《论孔颖达五经义疏得失》、汪家禧、钱福林、邵保初、胡敬、吴文健、徐鲲《六朝经术流派论》。申编上录臧庸《春秋经传源流考》、顾炎武《左传杜解补正小序》、惠栋《春秋左传补注序》、钱大昕《左氏传古注辑存序》、马宗连《春秋左传补注序》、江永《春秋地理考实序》、焦循《春秋左传补疏序》、刘逢禄《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目录序》、《公羊春秋何氏解诂笺叙》、《穀梁废疾申何叙》、《箴膏盲评序》、《论语述何叙》、《藏庸王门子公羊注》等。酉编录孙志祖《论郑注孝经》、臧琳《论孝经孔安国传》、孙志祖《论孝经疏》、冯景《读孝经》、臧琳《论孝经闺门章》、董仲舒《孝经解》、《孝经音义考正》、《论语古文今文》、臧琳《论孟子述老子》、孙志祖《论孔安国论语注》、《论语义疏》、钱大昕《论孟子正义非孙宣公作》等。是书大抵是从诸人文集中抄出,多为精华部分,可补诂经专书之不足,然采集不广,且所录诸篇中相互抵牾之处未作互参考定,本子也不全,诚为憾事。现在所见辑本无年月,为原辑本。

猜你喜欢

  • 中原音韵类编

    见“中州乐府音韵类编”。

  • 文敏遗集

    三卷。明李国(约1628年前后在世)撰。李国,字元治、号绩溪,河北高阳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官至中极殿大学士。事迹附见《明史》李标传。其著有《国遗文》,明时佚于兵祸中。此集为清

  • 易象解

    四卷。明刘濂撰。濂字浚伯,河北南宫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由县知县擢升为监察御史。为官直言敢谏。嘉靖中,因反对严嵩入内阁而辞归。该书只解上下经文,没有十翼。《自序》说:“十翼之辞不尽出于圣门,

  • 永鉴录

    二卷。明洪武中奉敕撰。《四库》馆臣在编《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列入存目。此书分二卷,六个子目,一曰笃亲亲之义、二曰失亲亲之义,以此训朝廷也。三曰善可为法、四曰恶可为戒、五曰立功国家

  • 论语辑说

    八卷。清冯安常撰。安常字敦五,号朴园,河南巩县人,道光时贡生,马时芳的弟子。著有《猛省录》二卷,《先哲庸言》一卷、《先儒要言》一卷。安常治学,以时芳为宗,远尊陆王,偏重诚意慎独,以心学为归。其认为学习

  • 铨政论略

    一卷。清蔡方炳撰。蔡方炳,字九霞,号息关,昆山(今属江苏)人。明末山西巡抚蔡懋德之子。著有《增订广舆记》,已著录。本书专论唐、宋二朝之铨政,颇为浅略。如谓侍郎起于隋,不知梁天监三年(504)已有侍郎之

  • 元相臣传

    十二卷。明魏显国撰。显国情况见《历代相臣传》条。该书主要记元一代宰相之事迹,自耶律楚材至布延巴哈,共26人,各自为传,全抄《元史》原文,且前后凌乱倒置、脱误者甚多,故该书价值不大。

  • 漕政举要录

    十八卷。明邵宝(详见《左》)撰。本书写于正德己巳(1509年)邵宝担任副都御史总理漕江北时期。共十八卷,记载明代漕政要事。卷一至卷六为河渠之政;卷七为舟楫之政;卷八为仓廒之政;卷九为卒伍之政;卷十及卷

  •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

  • 东塾读书记

    十五卷。清陈澧(1810-1882)撰。陈澧字兰甫,号东塾,广东番禺(今广东广州)人。十八岁入粤秀书院,道光十二年(1832)中举。曾选授河源县训导,赴任两月即告归,专意著述讲学。曾为广州学海堂长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