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四变记

经学四变记

四卷。《五变记》二卷。廖平撰。廖氏一生潜心于经术,极力倡导今文经学,著书立说有很多新的创见,独具特色。清末刊其学说于世,如《今古学考》等,见者无不惊异,为其治学精深而折服。廖平七十岁时(时任国学专门学校校长),自订新旧著作为《六译馆丛书》,由存古书局印行。《经学四变记》、《五变记》是廖平的主要著作,反映了他经学思想的变迁,并自谓先后经过六变。《经学四变记》卷一:“古今”,即分别今古文经(“初变”);卷二:尊今抑古,即尊崇今文经学,贬抑古文经学(“二变”);卷三:“小大”,即分大、小二统,以《王制》为小统,是统治中国的,《周礼》为大统,是治全世界的。这样就消除了今古经学的对立(“三变”);卷四:“天人”,即分人学、天学。人学讲六合以内的事,天学讲六合之外。以《尚书》《春秋》为人学二经,《诗经》《易学》为天学二经(“四变”)。《五变记》分上下两卷,上编为人学三经,即《礼记》、《春秋》、《尚书》。下编为天学三经,即《诗经》、《周易》、《乐记》,把天学、人学、大统、小统融合为一,并撰《孔经哲学发微》,企图建立一个无所不包的孔经哲学体系。廖平以《春秋》为治国之书,《尚书》为平天下之书,同时,把《诗经》《周易》上升到哲学本体来认识。不仅冲破了汉宋以来儒子治经学的藩篱,而且在治经学方面开辟了新的途径。不难看出,这正是廖平处于内忧外患的特殊历史环境中对儒家经典进行的新的阐释。有存古书局民国三年(1914)版、《五变记》见《六译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唐子

    一卷。原题吴唐滂(252-?)撰,清马国翰辑。唐滂,字惠润,三国时吴人,生于吴太元二年(252),撰有《唐子》十卷,约成书于吴亡入晋之后,其书早已亡佚。清马国翰从《意林》、《北堂书抄》、《艺文类聚》、

  • 安南供役纪事

    一卷。明末朱之瑜(生卒年不详)撰。之瑜字鲁玙,浙江余姚人,明季诸生。该书记作者抵安南后,为安南官吏百般恐吓而不屈,后几遭不测,终以忠愤义烈之故,安南君臣为之敬服等。现有《舜水遗书》本。

  • 范太史集

    五十五卷。宋范祖禹(1041-1098)撰。范祖禹,字淳甫,一字梦得,成都华阳(今四川双流县)人。祖禹少孤,由叔祖范镇抚养,闭门读书。后举进士甲科。曾从司马光在洛阳编修《资治通鉴》达十五年之久。书成,

  • 琴海集

    二卷。清陈玉邻撰。玉邻为乾隆嘉庆时代人,字樾斋,下相(今江苏宿迁)人。生卒及事迹均不详。平生仅有此诗集。是书无目,其内容上卷辑诗作《效古》九首、《田家杂述》五首、《五月五日从兄绵生从弟兰言宗子振于卤庄

  • 化学鉴原续编

    二十四卷。英国蒲陆山(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无锡徐寿笔述。按《译书事略》记载,《化学鉴原续编》与《化学鉴原补编》出自同一作者。前者专论生物化学;后者则专论无机化学,罗列出六

  • 呜秋集

    二卷。明赵迪撰。赵迪,字景哲,自号白湖小隐,怀安(今河北怀安县)人,生卒年不详。据其子赵壮称“先人值多故,投老林泉”,知其乃逃世隐居者。著有《呜秋集》。是集为诗集,乃其子赵壮所刻,凡二卷。集前有明永乐

  • 皇清经解渊源录

    一卷。清沈豫撰。此书的目的,是为见于《皇清经解》的有清诸儒录其师承所自。其实有清诸儒,大多能自得师,不比汉儒传经,确有授受。且其中所载,不无疏失。如谓毛奇龄之学,原于其兄锡龄。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易

  • 赤庐札记

    一卷。清代丁泰(生卒年不详)撰。丁泰字履叔,平湖(今浙江省北部)人。此书主要内容为杂论与考证经义,自《周易》到《孟子》仅有二十节,但说经部分不盲从于旧注,较为实事求是。书中还引了许多清代儒家学者的驳论

  • 屈原赋注

    十二卷。清戴震(1723-1777)撰。戴震,字东原,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名思想家、学者。乾隆三十八年(1773)任《四库全书》馆纂修官;四十年(1775)赴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改翰林院庶吉士。一

  • 豳风广义

    三卷。清杨屾(生卒年不详)撰。杨屾,字双山,兴平(今陕西兴平县)人,平生从未出仕。杨屾从《诗经·豳风》中的诗出发,认为陕西一带古时曾养过蚕,顽固坚持陕西气候条件不适合养蚕的看法是错误的。杨屾为了求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