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神仙传

神仙传

十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好事者常记录成书,令人去效仿追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不见有人成仙,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据葛洪自序,他作《抱朴子内篇》讲述神仙之事,书既成之后,他的弟子滕升也不相信,因而问他得仙者是否真有其人。葛洪说秦大夫阮仓所记数百人,刘向所撰又有七十一人,世间所闻,千不及一。葛洪自称又抄集所见仙经服食方与百家之书载记,以及先师与耆儒们传说的“古之仙者”,作《神仙传》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葛洪认为刘向《列仙传》所述“殊甚简要,美事不举。”所以他作《神仙传》“愈于向多所遗弃也”。此本为明代藏书家毛晋所刊,所录八十四人,其中只有彭祖、容成公二条与刘向《列仙传》所载重复,其余都是《列仙传》所未载。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问题多有研究和考证。《四库提要》称另有载本,其文与此本大略相同,所载九十二人,认为是从《太平广记》所引抄合而成。称“《广记》标题间有舛误,亦有与他书复见者,即不引《神仙传》者,故其本颇有伪漏。”认为因《广记》未引《卢敖若土》一条,所以《汉魏丛书》不载录其书,以证明今传八十四人本不是全本。余嘉锡作《四库提要辨证》,据《文苑英华》所载梁肃《神仙传论》称葛洪《神仙传》所记“凡一百九十人”、与今传两本都不合,所以他怀疑葛洪原书已亡,认为“今本皆出于后人掇拾,特毛本辑者用心周密耳”。尽管此书未必葛洪原著,而且书中多有荒诞之处,但其为后世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物史料,也是可贵的。现存清《四库全书》本、《汉魏丛书》本、《道藏精华录》本。

猜你喜欢

  • 尚书涉传

    四卷。清戴祖启撰。本书卷首有朱珪的序,书后有其门弟子的跋。书名为“涉传”,是取《史记》涉《尚书》以教之意。此书专门注释《今文尚书》二十八篇,仍缺《益稷》、《顾命》、《康王之诰》三篇。所采多马融、郑玄、

  • 大本琼瑶发明神书

    二卷。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生卒年不详)撰。刘真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约为宋徽宗时人。此书中所载均为针灸之法及方药。《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收为存目。

  • 春秋左传读

    不分卷。章炳麟(详见《春秋左传读叙录》)撰。作者承袭乾、嘉汉学传统,熟练地运用前人的文字音韵学研究成果,广泛地对《左传》和周、秦、两汉典籍进行比较研究,在考订、诠释《左传》古字古词、典章名物、微言大义

  • 次山集

    十二卷。唐元结(719-772)撰。元结字次山,号猗玗子、浪士、聱叟、漫叟、漫郎、渔者、酒徒漫叟,鲁山(今属河南)人。少不羁,年十七,乃折节向学,师事从兄元德秀。天宝十三年(754)进士。擢为右金吾兵

  • 南部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瑞庆、盛朝辅修,徐晓泉、李鉴平纂。盛朝辅,曾任南都县知县。徐晓泉,孝廉。李鉴平,孝廉。《南部县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共三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舆地。卷三至卷

  • 孔子年谱纲目

    一卷。明夏洪基(生卒不详)撰。夏洪基,字元开,明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县)人。生平仕履不详。所著《孔子年谱纲目》成于明崇祯年间(1621-1644),其亦当为崇祯前后人。《孔子年谱纲目》对孔子事迹分年编排

  • 集仙传

    十五卷。无名氏撰。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载录《集仙传》十二卷,题“曾慥撰”,称其书记述岑道愿以下一百六十二人,今《说郛》中载有其文,虽非完帙,但可知与此本《集仙传》体例迥别,说明此本《集仙传》非曾慥所

  • 周易惜阴诗集

    三卷。清徐世沐撰。该书取经传字义,分题赋咏,有的为四言赞,有的为五言七言诗,多至一千多首。基本上是按照张九成的《论语诗例》而曼衍成文。其《惜阴录》用吕祖谦本。此集所列彖爻象传的顺序则仍用王弼本。其文均

  • 孝经郑注

    ① 一卷。汉郑玄注。清王谟(约1748-1820)编辑。王谟字仁圃,号汝上老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毕生从事于古籍辑佚工作。《孝经郑注》首有序录,所辑凡《经典释文》

  • 金华先民传

    十卷。明应廷育(生卒不详)撰。应廷育,字仁卿,永康(今浙江省永康县)人,明嘉靖二年(1523)进士,官至按察司佥事。《金华先民传》搜罗金华自汉到明正德年间历代人物,各为之传,分道学、名儒、名臣、忠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