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运注

礼运注

一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有为,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更生,学者称其为南海先生。早年受业于名儒朱九江,1888年赴京应试,上书光绪帝,建议变法图存,未能上达,后在广州设万木草堂讲学,1895年偕弟子梁启超赴京会试,时将签定“马关条约”,遂于梁会同在京应试举人一千三百多名,上书要求拒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同年中进士,授工部主事,未就。后被光绪帝召见,授为总理衙门章京,促成百日维新。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后组织保皇会,对抗孙中山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后,由日本回国,在上海主编《不忍》杂志,宣扬尊孔复辟。1917年和张勋策划清帝复辟,后告失败,逝于青岛。著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戊戌奏稿》及《朋夷阁诗集》、《万木草堂诗集》、《延香老屋诗集》诗集多种。康有为学术崇尚今文学,《伪经考》是其代表作。朱一新作《论学杂志》与之辨难。康有为以为中国今以小康,而不求进化,是失孔子之意,因而为《礼运》作注。将以学孔子而同大地,其意甚盛。书前有光绪十年(1884)自叙。其书注解大率本孔疏陈澔集说,在此基础上任意发挥,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借之阐明己意,经世致用。如书注解言及埃及、叙利亚、印度、波斯各国之先,皆以事鬼神为重。印度、波斯、犹太之经,半为祭礼,埃及、印度、希腊数千年之宫室,皆用石筑,牖户繁多,顶圆皴皱,甚似山洞。并言印度《韦驮经》与《犹太旧约》,治国皆纳于祭神礼中。如此之类,惊世骇俗,不只发前人所未发,而且是闻所未闻,故遭时人责难,以为非注经之体。然康有为注经本非为音义训诂,名物象数,而是借经论时事,为现实服务,自有其独创性和独特价值,不可以一般治经者的标准规范评价之。《礼运注》有《演孔丛书本》传世。

猜你喜欢

  • 鹤泉集

    八卷。明王健撰。王健,字伟纯。浙江永嘉人。永嘉之西山有饮鹤泉,因而取号为鹤泉。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授刑部主事,改礼部。升祠祭仪制二司郎中,参定乐律,升南光禄少卿。卒赠礼部尚书。此集

  • 儿女英雄传

    四十一回。署“燕北闲人著”,今已知作者为晚清文康。文康(1798-1872)是满族镶红旗人,姓费莫,字铁仙,号晋三,出身于显贵世家,自己也做过几任官,晚年家道中落,“块处一室,笔墨之外无长物”,著此书

  • 礼统

    一卷。南朝梁贺述(事迹不详)撰,清马国翰辑。此书以同声相谐,推论称名辨物之意。凡所训释,大多确有根据;然往往不能得其出处,虽属梁人之作,颇似汉人之书。如天有镇神珍三义,一本《春秋说题辞》,一本《鹖冠子

  • 夷齐录

    五卷。明张玭(生卒不详)撰。张玭,字席玉,石州(今山西省离石县)人。明嘉靖年间(1535)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右侍郎。《夷齐录》记有关伯夷、叔齐事迹。张玭曾守永平府,永平府城西孤竹故城有清德庙,以祭祀伯

  • 四书去郛

    十四卷。清景肇修撰。肇修字纪苑,河南通许(今河南通许)人。是书一唯朱子集注为宗主,而于诸家郛廓见解为之扫去。首有肇修自序,云此乃景氏之一家言。洞彻诸家郛廓,见解一唯集注为宗主,而旁参《或问》、《语类》

  • 翼艺典略

    十卷。清萧正发撰。正发字次方,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该书包括《至圣纪》一卷,《诸贤纪》一卷,《二帝三王纪》一卷,《春秋纪》三卷,《战国纪》一卷,《庞纪》三卷,皆诠解四书典故。书名

  • 周易明报

    三卷。清陈懋侯著。陈懋侯字伯双,福建闽县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作者认为《周易》是用来判断不同时间形势下的得失对错之书,故作者引申其义,取《系辞》中“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得失之

  • 绿窗诗草

    四卷。清白氏(生卒年不详)撰。白氏,号香室女士,直隶高阳人,教谕王棻之妻。此书刊于嘉庆四年(1799)。

  • 说文叠韵

    二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熙载、袁康撰。刘氏生平著述,见《说文双声》。袁康(生卒年不详)为刘氏弟子,字竹一,宝山(今属上海市)人。此所谓叠韵,指古韵相叠。许氏《说文》于字下系声,字声二者有双声,有叠韵

  • 论学绪言

    六卷。明邹士元(生卒年不详)撰。邹士元,字志尹,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生平事迹不详。书首有邹元标序。其论学大至以陈献章、王守仁为宗,而立论多坠于虚无。如其与欧南野书中云:“未发已发,分不得先后,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