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恒解

礼记恒解

四十九卷。清刘沅(1768——1855)撰。沅,字止唐,号槐轩,四川双流(今四川双流县)人。著有《易经·书经·周官·仪礼·礼记·春秋恒解》、《史存》、《明良志略》、《槐轩杂著》等二十余种,合称《槐轩全书》,又有《止唐韵语存》,又辑有《壎箎集》。刘沅著《礼记恒解》,书首有自序,言:“诗书所载,孔孟所言,文武周公实能以天地育物之心为心。故其礼亦能以天地生成之道为道。及春秋而事杂言庞,有莫知礼之所以为礼者,夫子圣德天纵,尤严矩规。凡礼之所以宜古宜今者,靡不身体之。而或有变通者,则有志而未见诸施行。当时诸贤,朋闻其说,而不尽得其指归。一二好学深思之士,裒集群言,汇为此书,虽是分编撰述,出于戴郑之徒,未必遂得圣人精义。而其之存即其义存,不得谓折衷时中,不藉此而彰。尝考所言,无非采辑贤圣杂书见闻,意其精者出于七十子之徒,而其浅者,亦秦汉笃学之士,非子道概未有闻,而能剽窃为之。钦定义疏,广大精微,无美不备。沅幸沐休明,积久微有所得。窃虑承学者或苦于繁,否则拘晦其旨,爰于诵习之时,随文诂义,以便参稽。阅年忽已成帙。未忍指弃。叙而存之。(道光八年(1828)初夏日双流刘沅识)”。刘氏研究礼学,颇是勤勉,阅礼之余,圈点成篇。思考之暇,自有创见。他对《仪礼》多有菲薄,于《周礼》则极尊崇。《礼记》则云孔孟弟子传授之言居多。周公之法,至周末,已多不可行,故孔子思夏殷之礼,欲损益其制,以为世法。故此书所记孔门弟子之事,多不尽周制。他又以为说礼者,拘于文义,非是是非,争论不休,定要以古礼行世,实失于迂腐,“天下之大,民俗固不一途,古今之赜,事势尤须变通,”应根据天时地利之宜而制定,百姓明礼可循,不至视为畏途。是书于《大学》、《中庸》皆录载全文,并谓自汉以来,有以《春秋》诸经为大经,《孟子》、《论语》、《大学》、《中庸》为小经者,汉唐已有专本,而程朱改窜《大学》旧文,启后世擅改经文之弊。此论很有见地。刘沅于经文,旁证博引,详为研考。如“定亲疏”一节,引叶梦得、陈详道说;“道德仁义,非礼不成”一节,引郑康成注,分辨皆别。“班次涖临,鹦鹉能言”一节,引孔颖达疏。其注解主要尊郑注孔疏。对《丧礼》、《丧服》诸篇,亦备录。刘氏在《附解》中谈到如今民风土俗,已有欧风东渐之影响,时迁世变,不应再执古人之礼。此见真非寻常儒生所能有。是书取汉儒之训诂,宋儒之义理,得其精审者,又结合天时、人情,时势而说经义,成就甚大,应为研究礼学者所重视。本书有同治十一年(1822)《槐轩全书》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六书次第说

    一卷。清岳森(生卒年不详)撰。岳森字林宗,四川南江人。拔贡生。是编主要辨指事、象形二书之先后,而略于其他四书。其论点是象形先于指事,因为许慎《说文叙》曰:“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

  • 嘉定四先生集

    八种,八十七卷。明谢三宾编。谢三宾字象三,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丛书为明崇祯年间,谢三宾做嘉定县令时所刻,收四人著作八种:唐时升《三易集》二十卷、娄坚《学古绪言》二十五卷、《吴歈小草》十卷、李流芳《

  • 玄学正宗

    二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清人避玄字讳,故《玄学正宗》又作《元学正宗》。据《道藏》本《易外别传》一书后俞琰之子仲温跋文所述,《易外别传》原附《周易集说》之后,因刊《阴符经解》,将《周易集说》

  • 左传同名录

    一卷。清杨文鼎辑。文鼎,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该书对《左传》中的同名加以汇辑,不作考辨。有清道光己丑(1829)刊本。

  • 诗乐和声

    十卷。朝鲜正祖撰。朝鲜自李朝建国后庙乐讹舛,以后历朝相沿。至正祖时始思复兴古乐。以《律吕正义》、《新法律数》等书为本,参证古今、稽考声乐。后又于奎章阁编纂诗乐之书,赐钟磬琴瑟于内阁,以修正乐学,编成此

  • 上池杂说

    一卷。明冯时可(生卒年不详)撰。冯时可字敏卿,号元成,华亭(今上海)人。隆庆年间进士,官至按察使。著有《众妙仙方》等。冯氏集诸家医论,于崇祯十七年(1644)撰成此书。此书为杂论医学之书,大旨偏重于温

  • 金华杂识

    四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历官古田、高唐县知县。著有《澹圃芋记》等书。《金华杂识》为金华教谕时所作,杂采轶文逸事,以补地志所未备,也间有考证的内容

  • 静庵集

    一卷。明张羽(1333-1385)撰。张羽,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江西九江)人。元末,授安定书院山长。洪武六年(1373),征起,庭对称旨,授大常寺司丞,后兼翰林院,同掌文渊阁。著有《静居集

  • 文肃集

    二十三卷。明赵贞吉(1508-1576)撰。赵贞吉,字孟静,号大洲,内江(今四川省)人。嘉靖十四年(1535)进士,授翰林编修,累官至文渊阁大学士。谥文肃。著有《文肃集》。是集凡二十三卷,其中诗六卷,

  • 麟之趾

    麟之趾,振振公子,于嗟麟兮。麟之定,振振公姓,于嗟麟兮。麟之角,振振公族,于嗟麟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