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审议

礼记审议

二卷。清叶大庄(?一1898)撰。叶大庄,福建闽县(今闽侯)人,字临恭,号损轩,室名有小玲珑阁(有《小玲珑阁词》)、曼殊庵、偕寒堂(有《偕寒堂校书记》)、写经斋(有《写经斋》文稿等),一作写经堂。同治十二年(1873)举人,初任内阁侍书,1894年甲午战争时,入两江总督张之洞幕府,办理洋务文案。后历任江苏靖江县知县,松江府海防同知邳州知州,卒于任内。著有《礼记审议》、《大戴礼记审议》、《退学录》、《丧服经传补疏》等及上例书。叶大庄作《礼记审议》二卷,多考订郑注孔疏之疏漏处,而重训诂形声,发明新义。如《曲礼》等每篇作出新的注解者多则十数条,少者只一条,而时有精审切当之见。此书二卷,卷一为《曲礼》、《檀弓》、《王制》、《月令》、《曾子问》、《文王世子》、《礼运》、《礼器》、《郊特牲》、《内则》。卷二为《玉藻》、《丧服小记》、《大传》、《少仪》、《学记》、《乐记》、《杂记》、《丧大记》、《祭法》、《祭统》、《祭义》、《哀公问》、《仲尼燕居》、《坊记》、《中庸》、《表记》、《缁衣》、《奔丧》、《问丧》、《服问》、《间传》、《投壶》、《儒行》、《大学》、《乡饮酒》、《射义》、《燕义》。《礼记》中还有《孔子闲居》、《三年问》、《深衣》、《冠义》、《聘义》、《丧服四制》诸篇,叶氏不曾新解,故未收入。叶氏注经,以本文为重,前后参证,条理贯通,多有创见。如《曲礼》中“将适舍”句,叶氏以为:此指诣人之居;此章自此句至“必慎唯诺”,皆属谒人之礼,层次井然。郑注“训舍为馆”,解作“行旅”,不但义不可通,而于章首立意亦不合。又如叶氏解“求用固”句,以为是不敢固请得见义。此说亦颇中肯。经文“由适舍而上堂,由上堂而入户,由入户而即席”,是“适舍者”乃自外入,非自内出。《义疏》谓陈氏栎曰“将欲退西就舍,长者或留之,不可固求必退”,则似身在户内,吴氏澄曰:“暮而一宿”又似行旅投舍,与文中上堂入户义皆不合。《义疏》所驳与叶氏所释相合,其说解比较合理。叶氏训诂亦有臆断处,但瑕不掩瑜。纵观全书,以形声训诂,本于经文,考求新义,纠正注疏,大多见解合于经者,诚治礼家所宜研究也。此书有光绪间《玉屏山庄本》刊行于世。

猜你喜欢

  • 高子讲义

    一卷。清潘世璜编辑。世璜字理齐,江苏吴县人,乾隆进士,官至工部主事。高子即高攀龙。世璜从其遗书中,辑成此卷。其中《论语》三十一条,《中庸》二条,《孟子》十九条。世璜自序言:“高子讲居敬穷理之学,大旨以

  • 青箱杂记

    十卷。宋吴处厚(?-约1093)撰。吴处厚字伯固,邵武(今福建邵武)人,皇祐五年(1053)进士,初为将作丞,历知汉阳军、安州、卫州。工诗,颇有唐人格意。《青箱杂记》所记皆当代杂事,又多有诗文评话。其

  • 铅山县志

    ①十五卷,清郑之侨纂修。郑之侨,字东里,广东潮阳人,乾隆二年(1737)进士,乾隆五年(1740)任铅山知县。《铅山县志》乾隆八年(1743)刻印。此志舆地志、建置志中,凡旧志讹误之处,皆予订正;户口

  • 清忠堂奏疏

    无卷数。清朱宏祚撰。朱宏祚字徽荫,一字厚庵,高唐(今属山东高唐县)人。顺治举人,曾任盱眙令,以政绩卓著提升为刑部郎,发奸擿伏,冤狱多所开释。后来累迁至佥都御史,巡抚两粤,提出了许多切中时弊的改革建议,

  • 刊谬正俗

    《匡谬正俗》宋人书目多称《刊谬正俗》或《纠谬正俗》,盖避太祖讳也。详见“匡谬正俗”。

  • 吴越纪余、附杂吟

    六卷。钱贵撰。钱贵字元抑。明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此书主要采辑吴越故事,分题编录,亦多附以论断。书前有正德五年(1510)自记,称其书有大纲三首:编年、书法、世家,另杂拟之十五事,共分成六卷。《吴越

  • 八卦方位守传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系节录大传易有太极天一地二及天地定位各节,而以象数方位说之。其体例与《大衍守传》、《大衍一说》大致相同。作者以为五十五、四十五二图为八卦之所由生,即方位之所由定。认为宋儒所谓后天

  • 乐律纂要

    ① 一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师从于王守仁,正德年间中进士。平生著述甚多,有《易学四同》等书。是书共十三篇,其论述声气之源,想舍古尺而治以耳,也不

  • 千金翼方

    三十卷。唐孙思邈(详见《备急千金要方》)撰。此书是《千金要方》的续编,约成书于永淳元年(682)。“翼”即羽翼之意,言此二书互为补充而成羽翼,故后世常并提二书为《千金方》。此书内容十分丰富,分一百八十

  • 徐仙翰藻

    十四卷、附赞灵集 四卷。无编撰者姓名。此书所题徐仙,是指所谓灵济二真人,即九天金阙显灵溥济真人徐知证及其弟九天王阙昭灵溥济真人徐知谔。而“翰藻”所录,是所谓二徐真人“扶乩降笔”于闽所作的诗文及对其歌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