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眉庵集

眉庵集

十二卷。明杨基(1326-1378?)撰。杨基,字孟载,号梅庵。其先世嘉州(今四川乐山),祖父官江左,迁居吴中(今江苏苏州)。始为张士诚记室。洪武初,起为河南荥阳县知县,历官山西按察使。后被谗,夺官输华,卒于工所。史称杨基少以《铁笛歌》为杨维桢所称颂。与高启、张羽、徐贲号明初“吴中四杰”。著有《眉庵集》。初为郑钢版,已佚。现有成化二十一年(1482)张习刻本,前有江朝宗序。共十二卷,补遗一卷。此集四库已存目。共十二卷,无补遗卷。杨基富有才情,其诗雅丽流畅,对工精巧,颇为引人注目。诗评家亦众说纷纭。李东阳《怀麓堂诗话》称“孟载《春草诗》最传。然‘绿迷歌扇,红衬舞裙’,已不能脱元诗气习。至‘帘为看山尽卷西’,更过纤巧,‘春来帘幕怕朝东’,乃艳词耳”。徐泰《诗谈》评论说“其天机云锦,自然美丽,独时出纤巧,不及高启之冲雅”。陈田《明诗纪事》亦评论说:“《眉庵集》中,又泛冲雅之作,特才华烂漫,时伤纤巧”。然其诗之清俊流逸,亦非他人所及。四库已存目。

猜你喜欢

  • 白氏六帖事类集

    见《白孔六帖》。

  • 桃花源集

    ① 一卷。宋姚孳(约1106年前后在世)编。姚孳,四明(今浙江宁波)人。生卒年不详。元祐六年(1091),补武陵(今湖南常德)令。因道士龚元正所辑古石刻文及诸家题咏辑为是编。前有自序,称:“沅水去牂柯

  • 易经揆一

    十四卷。清梁锡玙撰。锡玙字确轩,山西介休人,雍正举人,乾隆得荐,授国子监司业,官祭酒少詹事。著有《易经揆一》及《易学启蒙补》等。《易经揆一》以河图洛书为本,用数于古法不同。元亨利贞为乾之四德,即全易之

  • 避水集验要方

    四卷。明董炳(生卒年不详)撰。董炳字文化,号怀鹤,泗州(今江苏宿迁东南)人。董氏继承家传秘方,分类编撰而成此书。因当时淮水泛滥,董氏避居楼上以成是书,故以“避水”为名。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五年(1566)

  • 朱子晚年全论

    八卷。清代李绂(1673-1750)编。李绂见《陆象山年谱》条。此书针对明万历年间陈建撰写的《学部通辨》等书中的“尊朱绌陆”观点,摘取朱熹正、续、别三集所载的与友人答问、讲义、题词之类内容,排列编辑,

  • 泗虹合志

    十九卷。清方瑞兰修,江殿扬、许湘甲纂。方瑞兰,字子征,河南禹州人,光绪九年(1883)来任泗州知州。泗志始于明景泰间,学正王庄始创修之。至弘治间,州守汪应轸为之续修。迄于清代,康熙三十七年,州守莫之翰

  • 见闻记忆录

    五卷。明清之际余国桢(生卒年不详)撰。国桢字瑞人,别号劬庵,遂安(今浙江淳安)人。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进士,官至富顺县知县。《见闻记忆录》乃是国桢入清以后居家所作,多为随笔杂录之作。在自序中,称

  • 司业诗集

    四卷。清陈祖范(1676-1754)撰。陈祖范,字亦韩,号见复,常熟(今江苏常熟)人,雍正元年(1723)举人,会试中试,以病未与殿试,闭户读书数年,会诏天下设书院,大吏争延为讲师。乾隆十五年(175

  • 明史纪事本末补遗

    六卷,谷应泰著。谷应泰见《明史纪事本末》条,又有《明史纪事本末备遗》二册,内分“辽左兵端”、“熊王功罪”、“插汉寇边”、“毛帅东江”、“宁锦战守”、“东兵入□”六篇,着重叙述明清关系。后来,以此六篇关

  • 半亩园丛书

    三十种,二百五十九卷。清吴坤修(1816-1861)编。吴坤修字竹庄,江西新建人。著有《三耻斋集》。丛书所收古今著作以经世致用为其原则,如元鲁明善《农桑衣食撮要》二卷、清刘应棠《梭山农谱》三卷、宋董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