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明百家诗
三百卷。明俞宪(约1553前后在世)编。俞宪字汝成,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世传李攀龙《送俞臬赴湖广》诗有“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句,以为似陈友谅僭位柱联者,即为其人。本书所录诸集,每人各冠以小序,略如唐人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体例。但俞宪之学沿袭七子余波,故未免好收摹仿古调、填缀肤词之作;又务以标榜声气为宗,不以鉴别篇章为事,故略于明初而详于同时。至于以其子俞渊、俞沂之诗列为二家而收在书中,更为失当。此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
三百卷。明俞宪(约1553前后在世)编。俞宪字汝成,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至湖广按察使。世传李攀龙《送俞臬赴湖广》诗有“江汉日高天子气,楼台秋敞大王风”句,以为似陈友谅僭位柱联者,即为其人。本书所录诸集,每人各冠以小序,略如唐人殷璠所编《河岳英灵集》体例。但俞宪之学沿袭七子余波,故未免好收摹仿古调、填缀肤词之作;又务以标榜声气为宗,不以鉴别篇章为事,故略于明初而详于同时。至于以其子俞渊、俞沂之诗列为二家而收在书中,更为失当。此书列入《四库全书》存目。
二卷。清沈起凤(1741-?)撰。起凤,字桐威,号渔,又号红心词客,苏州人。乾隆三十三年(1694)中举人。后屡赴会试不第,抑郁无聊,寄情词曲。所制不下三四十种,当时风行大江南北。乾隆帝两次南巡所观赏
三十六卷,清蔡毓荣等修,钱受祺等纂。蔡毓荣(1633-1699),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竹庵。初任刑部郎中。寻授御史,迁秘书院学士。康熙初,曾任刑部、吏部侍郎。康熙九年(1670)调任川湖总督,疏请招
一卷。清范士增撰。士增字松崖,浙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官至武都训导。是书用《周易》解四书,也有确不易者。如“君子周急不继富”,解为“称物平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解为“如通塞也”;“不怨天
见《山居新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书中有引明薛瑄、蔡清、吴与弼事,由此断定此书作者为明中叶以后之人。书首有自题,称“偶有会心,即述诸楮,不伦不次,或佛或儒。”从此书所录各条来看,大致属格言一类。其中间或也有解析字义
一卷。晋吴商(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商字里不详,据《隋志》知为晋益寿令,《晋书·礼志》称博士,本书答刘宝议亦称国子博士,盖又尝为此官也。《隋书·经籍志》云:“梁有晋益寿令吴商《礼难》十二卷,《杂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
五卷。张栻(1133-1180)撰。张栻,字敬夫,又字钦夫、乐斋,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张浚之子,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累官吏部侍郎兼起居郎侍讲、古文殿修撰。
八十二卷。宋刘达可编,元华亭沈子淮选,宁州查仲孺、吴江徐珩批点。皆不知其生平事略。其书为太学诸生答策而编。所以名曰“璧水群英待问”。全书分十六门。每门之外分二例。一曰名流举业。又分为立意发端、稽古伟议
十卷,附一卷。清邹汉勋撰。汉勋字叔绩,湖南新化县人,咸丰元年举人,承其父文苏之学,对于《易》《诗》经训、史家地理、音韵小学、金石书画等无所不究,以博学名于世。此书是他居高平山时,读《易》《诗》《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