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川学海

百川学海

一百零一种,一百七十七卷。宋左圭编辑。左圭字禹锡,别号古鄮山人,浙江人,《宋史》无传,生平事迹失考。汉扬雄《扬子法言·学行》有“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之句,丛书之命名即取义于此。这是仅存于今的宋人汇刊书,一般认为,丛书之刻即始于此。本书按天干分为十集,甲集收唐钟辂《前定录》等十种,乙集收宋李元纲《厚德录》等十种,丙集收宋苏轼《东坡先生志林集》等十种,丁集收宋王栐《宋朝燕翼诒谋录》等十种,戊集收宋李廌《济南先生师友谈记》等十种,己集收宋周必大《淳熙玉堂杂纪》等十种,庚集收宋苏辙《苏黄门龙川略志》等十种,辛集收宋高似孙《子略》等十一种,壬集收宋高似孙《骚略》等十种,癸集收宋史绳祖《学斋占毕》等十种(此据陶氏影宋摹补本,共一百零一种,常见本为一百种)。其中以唐宋名贤著述为主,间有晋代及六朝书,绝大多数为《四库全书》各部所著录。左圭自序中说:“余旧裒杂说数十种,日积月累,殆逾百家。虽编纂各殊,醇疵相半,大要足以识言行,裨见闻,其不悖于圣贤之指归则一。”又说:“人能由众说之流派,溯学海之渊源,则是书之成,夫岂小补。”本书之辑虽在《儒学警悟》之后,但收书种类既多,而又未经删削,保持了大量古籍的原貌,因而历代都颇受学界推重。后明吴永续为《续百川学海》,明冯可宾又续为《广百川学海》,都说明本丛书影响之大。本书已无宋刻原本,有明佚名重辑明刊本,收书一百零二种;有明弘治中无锡华氏刊复宋本及民国十年(1921)上海博古斋影印华氏本,收书一百零一种。民国初年,武进陶湘得到宋咸淳间刊本之残本,据华氏复宋本补入所残缺部分,并于卷后注明,影刻传世,即为现今通行的民国十六年(1927)陶氏影宋本。

猜你喜欢

  • 野服考

    一卷。宋方凤(1241-1322)撰。方凤一名景山,字绍卿。浦江(今浙江金华)人。试太学、举礼部均不第。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隐于仙华山。所著有《物异考》、《存雅堂遗稿》及本书并传于世。此书摭取经

  • 文翠馆集

    十卷。明万道光(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万道光,字日章,江西临川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文翠馆集》。是集凡十卷。道光之学以金溪为宗,其说经诸篇,皆疏于考证。如或谓“纲目不出朱子手”,道光则以为无可考,

  • 月岩集

    五卷。清周礼(约1663前后在世)撰。周礼,字情畊,号月岩,江西宜黄人,生卒年不详。著有《月岩集》。是集凡五卷,文四卷,诗一卷。其文师法欧阳修,苏东坡,顿挫曲折,酣畅洒脱,颇有欧苏之风致;其诗则平衍,

  • 读史随笔

    六卷。清陈忱(约1590-1670)撰。陈忱字遐心,一字敬失,号雁宕山樵,亦称古宋遗民,浙江乌程人(今浙江吴兴南),生卒年均不详。陈忱好作诗文,读书晦藏,以卖卜自给。著述甚丰。《读史随笔》立名史评,实

  • 陈庶常遗集

    四卷。明陈万言(约1620年前后在世)著。陈万言,字孟谔,后字居一,号鈃山,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编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未及授官而卒。是集凡四卷,集中有诗

  • 吴下冢墓遗文

    三卷。明都穆撰。都穆,详见《金薤琳琅》条。都穆好金石遗文,所作《西使记》、《金薤琳琅》诸书,载古碑为多。《吴下冢墓遗文》三卷,为专录吴中铭志之文,计三十四首,为诸家书集中所不见,故谓之遗文。“四库存目

  • 仕学规范

    四十卷。南宋张镃(1153——?)撰。张镃字功父,又作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累官承事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事。开禧三年(1207)为左司郎官,参与谋诛韩侂胄。后忤宰相史弥远,

  • 论学要语

    一卷,《洞语》一卷,《接善编》一卷,《人伦外史》一卷。明刘阳(生卒年不详)撰。刘阳字一舒,号三五先生,安福(今属江西)人。少受业于彭石屋刘梅源,授以王守仁之学。遂往赣州谒见王守仁。嘉靖四年(1525)

  • 工业与国政相关论

    二卷。英国司旦离遮风司(详见《富国养民策》)撰,美国卫理(1854-1944)、乌程王汝同译。卫理,美国美以美会教士,外交官。1887年来华,在南京传教。1896年任上海领事馆翻译。1898-1901

  • 凤凰山圣果寺志

    一卷。清释超乾修辑。此志无目录,志首为序,舆图,内容为:山,即凤凰山;寺山旧迹,其目为峰、岩、石洞、坞、岭、松涧、井泉、池、潭、场、石像、衕;寺,即圣果寺;寺旧迹,其目为殿、堂、房、楼、阁、堂、门、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