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百宋一廛赋注

百宋一廛赋注

一卷。清黄丕烈、顾广圻撰。顾广圻(1770-1839),字千里,号涧蘋,自号思适斋居士,又号无闷子,江苏元和(今苏州)人。早年丧父,家境不丰,且身弱多病,却苦读不懈。年届三十,补县诸生,后师从江声(1721-1799),尽通经学,学问益博,为孙星衍、黄丕烈等大藏书家一致推崇,并争相延请他校勘图书。嘉庆七年(1802),黄氏迁居县桥巷,专辟藏室储宋刻刊本约百种,名为“百宋一廛”,特邀顾氏为所藏之书作赋,黄氏自注之,对宋本行款、字数、版本、曾为某氏旧藏诸项详作叙注,堪称新式解题目录。书中所标“佞宋主人”、“思适斋居士”即黄、顾二人代称。有《士礼居丛书》本、潘刻五种本、嘉庆十年(1805)黄氏家刻本。

猜你喜欢

  • 丁吏部文选

    八卷。明丁奉(约1523年前后在世)撰。丁奉,字献之,号南湖,江苏常熟人,生卒年不详。明代诗文作家。正德三年(1508)进士,官至南京吏部郎中。著有《南湖留稿》、《南湖逸稿》。是集由宣城梅守箕合二稿选

  • 绘林题识

    一卷。明汪显节编。汪显节生卒年与事迹不详。书名“绘林题识”,绘林是指万历年间秀水人周履靖钩摹古画勒于石,题曰“绘林”。一时文人多有题识,所以称“题识”。此书是汪显节将绘林及其题识汇集成书,共二十四人,

  • 江表忠略

    二十卷。清末陈澹然(生卒年不详)撰。澹然,安徽桐城人,近代古文家。先是澹然师方柏堂受意于曾国藩,为与太平天国军作战中战死的清军将帅作传,纂成数十卷,惟未刊印。三十余年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命澹然对此书加以

  • 一溉堂诗集

    一卷。清金光耿(约1662年前后在世)撰。金光耿,字介遵,另一说字觐文,江西婺源人,生卒年不详。康熙初年诸生,《江南通志》记为康熙四十四年(1705)举人,此记载有误,因为金光耿的父亲金懋衡为明万历二

  • 法华三昧忏仪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法华三昧忏仪》是智大师依法华普贤观点及诸大乘经意,依法华经普贤菩萨品而撰立此忏仪。用以劝众归佛,教人恒以法华为宗。此忏仪共有五章:第一、劝修

  • 欣赏编

    无卷数。不著撰人姓氏。在书首徐中行序中称此书为沈润卿撰。经后人佐以《千顷堂书目》考之,乃知为明沈津撰。沈津,字润卿,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明武宗正德年间选入太医院。著有《邓尉山志》、《吏隐录》等。沈津

  • 安庆府太湖县志

    二十四卷。清王庭等修,毕琪光等纂。王庭,字迪庵,清湖广汉川人,贡监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知太湖县事。毕琪光,字晖吉,邑人,岁贡生,幼聪颖,学贯经史,善属诗,曾以《大观楼》诗及《异香洞》赋为学使田

  • 云阳李先生文集

    十卷,《附录》一卷。或名《云阳集》。元李祁(约1347前后在世)撰。祁字一初,别号希蘧。生卒年不详。茶陵(今属湖南)人。元统元年(1333)进士。除应奉翰林文字,改授婺源州同知,迁江浙儒学副提举。元末

  • 抚豫条教

    四卷。清尹会一遗稿,张受长辑。尹会一(1691-1748),字元孚,号健余,直隶博野(今属河北)人。雍正进士,乾隆时官至河南巡抚。其时,黄河、沁水泛滥成灾,尹会一赈灾抚民,甚得人心。张受长为尹会一受业

  • 爱日精庐藏书志

    三十六卷。续志 四卷。清张金吾撰。张金吾(1787-1829),字慎旃,别字月霄,江苏常熟人。生于藏书世家,精校勘考据,二十岁即有志于藏书之业,后所藏逾八万卷,自将所藏中择取宋元旧本、明刻精本及旧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