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爱日精庐遗稿

爱日精庐遗稿

一卷。清张金吾(1787-1829)撰。金吾字慎旃,别字月霄,江苏昭文(今常熟县)人,学者。道光时诸生。藏书多达八万余卷,并刊行《资治史鉴长编》等书。除本书外,所著还有:《两汉五经博士考》三卷、《广释名》二卷、《言旧录》一卷、《爱日精庐藏书志》三十六卷、《诒经堂续经解》一千四百三十六卷、《金文最》一百二十卷等。本书说《礼》五篇:释冕、释弁、季冬始渔解、贵黍贱稷解、《复褚仙根问禘郊宗祖书》;说《诗》七篇:《相鼠》说、《木瓜》说、《黍离》说、《扬之水》说、《伐檀》说、《蒹葭》说、《菁菁者莪》说;说《书》两篇:殷人富贵说、《康诰》解。又有《宋椠〈经典释文〉残本跋》、《宋蜀大字本〈月令〉跋》,也与经文考证有关。外有杂文四篇。本书中《释冕》、《释弁》两篇篇幅最大。认为“弁”是古代冠的大号,说“弁”可以统括“冕”,说“冕”则不能包含“弁”,所以分之为二,参证群经,并以汉儒之说予以佐证,不再加以论辨。《季冬始渔解》认为,根据《诗》“潜有多鱼”的《传》所说“潜,糁也”,及《笺》所说“冬鱼之性定”,而《释文小尔雅》有“积柴水中,令鱼依之止息,因而取之”的说法,又《周礼》“庖人”注:“鱼雁水涸而性定”,所说的“定”疑即节嗜欲、定心气之“定”,也就是不再孕育的意思,乘其不孕育时猎取它,大仁大义。这种见地,至为精当,发前人之所未发。其论“禘郊宗祖”,根据《公羊》以驳郑君,并申论四禘三祫之义不合于《公羊》,辨理明晰。论《康诰》,认为“康”是畿内国名,不是谥号,很对。而根据马融所说以驳难《书序》,认为作于武王之时,则错。《殷人富贵》、《贵黍贱稷》二篇,也有特见。至于《相鼠》等诗说,不过引申旧解。空发议论而已。有传抄本。

猜你喜欢

  • 孔子师弟年表

    一卷。清林春溥(详见《春秋经传比事》)撰。林氏以孔子当年周游列国,弟子相随,考事征年,相因互见,非合证不明,于是据《史记》有关记载,列表说明孔子弟子。其姓名见于《论语》者,则附于后。又参考《春秋》三传

  • 曲律易知

    二卷。清许之衡撰。许之衡,字守白,江苏长洲(今苏州)人。生卒年不详。著有《玉虎坠锦瑟记》。元明以来,作曲者千百,而论律之书,寥若晨星。虽有明之王伯良论律蔚为专著,卓然可法,然悉奥未尽,漏略尚多,且文字

  • 张子钞释

    六卷。明吕楠(见《泾野子内篇》)撰。此书为张载的著作汇编。书前有嘉靖二十年(1541)吕楠的自《序》,称张子的著作只存《西铭》、《东铭》、《正蒙》、《经学理窟》、《语录》、《文集》等,而《文集》又未完

  • 尚书读法

    五卷。清安吉纂辑。安吉字汇占,江苏无锡人。本书卷首题安高发天柱原编,安吉乃其孙。安吉叙述其祖父治《尚书》大意时说:“篇宗伏生,文从许氏,自为章句。不泥传以书叙及增多之篇,与伏生经不合不可合读。”表明安

  • 时事新论

    十二卷。英国李提摩太(详见《西铎》)撰。李提摩太曾于光绪十六七年间(1881-1882)主持《天津时报》之馆务,常撰文议政,持富民强国之说,其他报刊多转录之。1886年,他将五年间在《天津时报》上发表

  • 结水浒传

    见《荡寇志》。

  • 两周金石文韵读

    一卷。王国维撰。王国维事迹见“尔雅草木虫鱼鸟兽名释例”。王氏据夏炘古韵二十二部,收集周代金石铭文四十余篇,以其中用韵之例,作为古韵二十二部之旁证。是编刊入《王忠悫公遗著》。

  • 哤言

    十卷。明范涞(生卒年不详)撰。范涞字原易,休宁(今属安徽)人。万历进士。官至福建布政使。著有《休宁理学先贤传》、《晞阳文集》、《两浙海防类考》等书。此书为随笔札记,语录之类。前有小引,称所著笔记二十卷

  • 须溪记钞

    八卷。宋刘辰翁(1232-1297)撰。辰翁字会孟,号须溪,庐陵(今江西吉安)人。景定初补太学生,景定三年(1262)进士。曾入南宋主战派首领江万里幕,亦曾为文天祥军中幕议。宋亡后不仕,飘泊以终。刘辰

  • 惜余春慢

    本意似惜花娇,如怜柳懒,前月峭寒深护。从今追数,雨雨风风,总是被他轻误。便与挥手东风,闲愁抛向,绿阴深处。也应念,曲岸数枝杨柳,不禁飞絮。 争遣不烧烛留欢,暗邀花住?坐待啼莺催曙。怕燕子归来,定巢栖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