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燕生诗草

燕生诗草

六卷。清胡俊章(约1893前后在世)撰。胡俊章乡试榜名多春,后更名俊章,字效山,号彦升,晚号驻春志人。籍隶汉军正蓝旗。生卒年不详。咸丰二年(1852)举人。光绪二年(1876)进士。工部主事。历官工户等科掌印给事中。简放陕西延榆绥道,因病归乡。诗草自咸丰二年(1852)起,至光绪二年(1876),计诗共六卷。其登第有诗,赴沈阳有诗,原配李氏汉军人,继配他塔拉氏满洲人,再继配邱氏汉军人,死后皆有悼亡诗,哀婉凄恻,俱见情笃。赴陕鄂、赴浙、赴苏舟军所过多有吟咏。两至杭州,故游西湖之诗甚多,并辑《西湖诗录》十卷。就养吴中,与俞樾、汪鸣銮、陆元鼎、恩寿、景星唱和最久。五古以张节妇及张孝愍、吴贞女、敬烈妇等诗,凄切苍凉,得经之旨。七古以咏七家印存,及魏准提宝幢气势翔盛,而于黄初年月考据甚详。五律不落试帖窠臼,多宗唐音。七律与俞樾、汪鸣銮等唱和往来,有至七叠原韵者。七绝以咏史诸作为最佳。送春诗亦无衰气,效法唐诗之宽博,不作纤巧,不作涩体,是诗之正轨。有钞本。

猜你喜欢

  • 杜诗捃

    四卷。明唐元竑(1590-1647)撰。元竑,字远生,乌程(今浙江吴兴)人。明万历十六年(1588)举人。明亡,不食死,论者以首阳饿夫比之。著有《杜诗捃》等。是书为唐氏读《杜诗》时所作札记。唐氏所阅为

  • 谭友夏合集

    二十三卷。明谭元春(1586-1637)撰。元春,字友夏,号鹄湾。竟陵(今湖北天门)人。天启三年(1623)贡生。后两次会试皆不第。第三次殁于途中长辛店。谭元春与钟惺为“竟陵派”领袖。诗文并有影响。是

  • 山林清气集

    一卷。《续集》一卷。元释德净撰。德净字如镜。生卒年未详。,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泰定天历间曾与仇远、冯子振,白珽诸人游。其诗皆五七言律体。续集共诗七十六首,而咏物者达五十三首。格调皆浅弱。末有附集一卷

  • 杜诗说

    十二卷。清黄生(1622-?)撰。生平详见《字诂》。此书以杜甫诗分体注释,于句法、字法皆逐一为之剖别。大旨谓前人注杜求之太深,皆出于私臆。故著此以辟其谬。其说未尝不是。分章别段,如评点时文之式,又不免

  • 蝶阶外史

    四卷。不著撰人名氏。文言笔记小说,分若干篇,每篇各列题目,与《聊斋志异》体例相仿。所记为见闻琐事。其中有些人物轶事,如记栗毓美、黎世序、郝浴、刘燕亭、董果、甘凤池、窦尔敦、纪亮等人之事,可作为野史资料

  • 小苏潭词

    六卷。清蕉南旧史撰。蕉南旧史姓谢,字椒石,号蕉南旧史。生卒年不详,约为嘉庆、道光间人。贯藉亦不详。据该书自序云,“束发就塾,间习声诗”,稍长“巵词脞说,余情度曲”,填词“墨守姜、张、膏霑周、史”宋代四

  • 老子口义

    四卷。宋林希逸(详见《考工记解》)撰。《老子口义》又称《道德真经口义》。此书成于景定辛酉年(1261)。焦竑《国史志》著录林希逸《老子口义》四卷,即上两卷为《道经》,下两卷为《德经》。《述古堂书目》著

  • 说诗菅蒯

    一卷。清吴雷发(生卒年不详)撰。吴雷发,字起蛟,号夜钟先生。江苏震泽(今苏州市)人。康熙、雍正间人,诸生。他工于诗文,所作清矫拔俗,如水镜空明,不染纤滓。撰杂著不下十余种,以《寒塘诗话》为最钜。其《说

  • 长泰县志

    十卷,清王珏修,叶先登等纂。王珏,辽东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长泰县知县。叶先登,邑人。其有志始于明嘉靖间,南海张杰夫创之,而终由萧廷宣续成。万历三十三年,邑令瑞安方应时等复取嘉靖志增益之。王珏

  • 十国春秋

    一百一十四卷。清朝吴任臣撰。吴任臣(?-1689),字志伊,清浙江仁和(今杭州)人,精通天文、乐律。康熙己未(1679年)召试博学鸿词科试,列二等,授翰林院检讨。曾参与纂修《明史》,撰《官历志》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