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 临证指南

《潜村医案》二卷,《临证指南》二卷。清杨乘六(生平事迹详见《己任编》)撰。杨氏论医最为推重高斗魁、吕留良二人,受张介宾、赵献可影响颇深。于乾隆十年(1745)撰成此书。书中载临证验案四十则,约二万三千余字,包括疫证、血证痫证、感证、产后危证,内伤变证以及久痢、血痢、臌证、喉痹等治验,多为内科杂病。记述详细,诊断多凭脉诊、望诊和舌诊,辨证精当,立方得法。杨氏所列诸案,无论何症,辗转推勘,终必归于温补。案中间有自拟问答阐明医理,言简意明。《临证指南》论临证专以验舌为准。为杨氏在参研有关前人著作基础上,结合个人临证经验撰写而成。上卷为总论,专论舌诊。提出验舌三法,即验舌分虚实法、阴阳法、脏腑配主法。另论验舌决生死法。在临证中对疾病的预后转归观察判断,亦为可取;下卷为方论,收载泻火清肝饮、滋水生肝饮、逍遥散等三十余首方剂,并结合舌诊论述诸方加减应用,均为其常用之成方、验方,且大多沿用至今。然书中以舌色分脏腑配主方之法,虽依《内经》立说,颇有牵强附会之嫌。书中概括舌诊理论与方法等内容,与临床辨证施治相结合,叙述清晰,切于实用,可供临证参考。有乾隆十年(1745)刻本。

猜你喜欢

  • 周易新义

    一卷。辑佚书,唐徐郧撰,清马国翰辑,载于《玉函山房辑佚书》中。徐郧生平事迹不详。其书不见于新、旧《唐书》,盖已久佚。《唐会要》记载:太和元年(477)六月,直讲徐郧《周易新义》凡三卷。孔颖达《周易正义

  •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僧志磐(生卒年不详)撰。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人,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不详其身世及生平事迹,只知志磐僧学识颇丰,幼年从儒者袁机受学,后出家学禅。除著述本书外,还写有《法

  • 伤寒论条辨续注

    十二卷。清郑重光(生卒年不详)撰。郑重光字在章、在莘、素圃,歙县(今属安徽)人。郑氏精通医术,对于温病、伤寒之学颇有研究。著有《郑素圃医书五种》、《素圃医案》、《温疫论补注》等书。郑氏推崇方有执所著的

  • 浑仪

    一卷。汉张衡(78-124)撰,清马国翰辑。衡字平子,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少善属文,通五经,贯六艺。时天下承平日久,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传会,十年乃成。安帝雅闻衡善术学

  • 四书自课录

    无卷数。清任时懋撰。任时懋字又新,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是书首有魏廷珍序及时懋自序。书旨大致宗朱子,认为“发明四子之书者,《朱子章句集注》也;发明《章句集注》者,《朱子或问》、《精义》、《辑略》、

  • 严氏诗缉补义

    八卷。清刘灿撰。灿字星若,浙江镇海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姚际恒《诗经通论》称严粲《诗缉》为宋人说诗第一。刘灿此书即补正严氏之作。以严氏《诗缉》于时令地理颇有失实,故采摭旧闻正其误者八十三条,余皆补其所

  • 白华楼藏稿

    十一卷。《续稿》十五卷。《吟稿》八卷。《玉芝山房稿》二十二卷。《耄年录》七卷。明茅坤(1512-1601)撰。茅坤,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市)人,明代散文家。登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

  • 六朝别字记

    一卷。清赵之谦(1829-1884)撰。之谦字益甫,又字伪叔,号冷君,又号无闷,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咸丰九年(1859)举人,官南城知县。工篆刻书法,精训诂,著《汉学师承续记》、《六朝别字记》、《金

  • 西学凡

    一卷。附录 唐大秦寺碑 一篇。明时意大利人艾儒略(详见《职方外纪》条)撰。此书成于天启三年(1623),为《天学初函》之第一种。书中所述皆为意大利建立学校,培育人才的方法。共分六科,即勒铎理加(文科)

  • 昌化县志

    ①五卷。清方岱、璩之璨纂修。方岱,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吏员,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知县。璩之璨,河南孟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此志为方岱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