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河书画舫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河书画表》等。张丑于万历四十三年(1615)得米芾《宝章待访录》墨迹,所以名其室为“宝米轩”,号米庵亦起于此时。第二年,即万历四十四年(1616)成此书,书名“书画舫”是取自黄庭坚诗“米家书画船”一句,前冠以清河是张氏郡望。此书记叙张丑所藏和所见的作品,抄录历代有关名画,法书的诗文、题跋等,同时作评论与考证。一些作品录有款识,印记。书中内容的排列次序是按朝代而排,朝代之下列书、画名家,名下列作品名,或一或多。朝代是从三国开始,至明代止。计一百余人,其中三国二人,晋十人,南北朝五人,唐二十八人,五代五人,北宋二十四人,南宋十一人,元五人,明七人。基本涉及了三国至明的著名书画家及其名作。此书最后一卷为“鉴古百一诗”,是张丑自作,其中“米庵题壁绝句”二十首,“铭心籍”八十一首。共一百零一首。书的体例是仿张彦远《法书要录》。此书的考证,多纠历代鉴赏家之疏谬,如《宋史·米芾传》称米芾卒时年四十八,但世间多流传其四十八岁以后真迹,张丑便在此书中证明米芾是于皇竑三年辛卯(1051)生,于大观元年丁亥(1107)卒,年五十七岁,正于米芾印记“辛卯米芾”四字相合。书中的其它考证亦多有可据。另外,此书中亦有些不完善处,如书中所载题跋也有不是张丑亲见的,而是从以前其它诸家文集中录入的。还有未见其作品,据传闻编入的。书中的书、画的标名也有失落者,如第三卷中的顾野王,第五卷中的李阳冰、杜牧、苏灵芝等。大概是辗转传写中丢掉。但总的来说,此书瑕不掩瑜,张丑家四世收藏,于前代卷轴,听见特广。自此书行世后至今,收藏家多资以验证真伪。《四库全书》所采浙江鲍士恭刊本于第九卷末附有米芾《宝章待访录》,第十二卷附文天祥手札,皆非原书所有。鲍氏刊本不分卷数,但以“莺嘴啄红花溜,燕尾点破绿皱”十二次标为次序。乃是仿用宋代谢仿得之《文章轨范》以“王侯将相有种乎”七字编七册之例。《四库全书》著录时,削去鲍氏十二字排卷,仍以十二卷排之。此书其它版本有池北草堂刊本、乾隆中鲍氏知不斋与清秘藏合刻巾箱本。

猜你喜欢

  • 新刊补注铜人俞穴针灸图经

    见《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 崇正辨

    三卷。宋胡寅(详见《读史管见》)撰。是书专为辟佛而作,每条先引释氏之说于前,然后加以辨正。《四库全书总目》谓其“持论最正,其剖亦最明。然佛之为患,在于以心性微妙之词汩乱圣贤之学问,故不可不辨,至其经典

  • 圣学启关臆说

    三卷。明龙遇奇(生卒年不详)撰。龙遇奇字才卿,号紫海,吉安(今属江西)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此书是他巡按陕西时,与诸生讲学的语录。分为八关,一曰《迷悟》、二曰《浓淡》、三曰

  • 法华经安乐行仪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辞条。《法华经安乐行仪》是解释妙法莲华经安乐行品第十四大意之书。因法华经中有四要品,而慧思尤对安乐行品格外重视,对该品即乘乘之法钻研悟道,自有心得。所

  • 黄山领要录

    二卷。清汪洪度撰。汪洪度,字于鼎,安徽人。其结庐于始信峰顶,读书十载。爱黄山奇丽,则于古今流传之迹,峰峦松石之奇,撮其大要,撰成此书。《黄山领要录》知不足斋丛书本,共二卷。卷一,黄山(附长洲朱鹭、黄华

  • 洪范数

    宋蔡沈(1167-1230年)撰,清张文炳校刊。蔡沈字仲默,建阳(今属福建省)人,南宋学者。隐居九峰,学者称为九峰先生。曾师事朱熹。主要著作有《洪范皇极》、《书集传》、《蔡九峰筮法》等。本书卷首有张文

  • 任子

    一卷。汉任奕撰,其生卒年不详。任奕字安和,后汉句章人。属文章之士,官御中丞。是书遗录于《隋书·经籍志》,而马总《意林》援引其书,称为十卷。吴志虞翻传注,引《会稽典录》云:“山阴朱育对王府君曰;‘近者文

  • 易学残本

    十二卷。明卓尔康(1570-1644)撰。尔康字去病,仁和(今浙江余杭县)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官至工部屯田司郎中,谪常州府检校,终于两淮盐运通判。该书内容,大体上是附会河图、洛书,推衍奇偶

  • 韩诗内传

    一卷。汉韩婴撰,清王谟辑。本书共收入释文一百五十八条。其中《诗正义》九条,《周礼正义》五条,《礼记正义》七条,《公羊传注》二条,《孟子音义》一条,《尔雅注疏》四条,《史记注》五条,《前汉书注》五条,《

  • 春秋毁余

    四卷。清李光地(详见《御纂周易折中》)撰。李光地是清初著名理学家。他原有解《春秋》之书,在康熙乙酉(1705)毁于火。后来他的孙李清植掇拾烬余,纂辑成书,玄孙李维迪点勘刊行。该书发挥《春秋》经义,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