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法源寺志稿

法源寺志稿

六卷。清黄维翰撰。黄维翰,(1866-1930)字申甫,江西崇仁县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授兵部主事、总办职方司、派办处、兵学馆等处事,曾任黑龙江呼兰府知府、龙江知府。著有《呼兰府志》、《黑水先民传》、《题柱集》、《渤海国志》、《蒙服志》、《十年历代人生年表》、《江西疆域志》、《豫章大事记》、《稼溪文存》、《武昌起义往事本末》。已刊未刊者共十余种。法源寺位宣武门外,唐贞观十九年(645),唐太宗悯东征士卒战亡,收其遗骸,葬幽州人,城西四十里,名哀忠墓,又于城内建悯忠寺。清雍正十一年(1733),发币重修,世宗赐匾改名法源寺。其后住持道阶王树根撰寺志,王因老病,稿实出于黄维翰之手,末及缮正。全志共六卷,分兴建、法系、寺产、名迹、遗事五门,新城王世钧、蒙古鲍延堉校。第一卷兴建篇,自唐贞观创寺起,至清雍正改名,历述史思明建东西两塔,张不矜、苏灵芝撰《塔颂》,张仲武、李匡威及沙门善制等,移藏舍利石函,李可举造观音阁,清世祖命建戒坛,圣祖御题藏经阁等匾,世宗发币重修,赐换法源寺匾,及殿堂位置,碑志题咏。其纪寺前迤东大悲院,寺后荒地迤西,至教子胡同官道,为史思明建塔基址。第二卷法系篇,开山第一代无考,从唐景福前僧明鉴,至现代道阶止。内有辽代悯忠古德慈智大师,葬于今城南慈悲庵,即陶然亭北。所树石幢,洋言姓氏邑里,而未纪法名。第三卷寺产篇,纪寺有六十六顷田,分在大兴、宛平、房山、安次、固安五县。每县各列田亩佃户租课表。第五卷古迹篇,一金石,述宋代谢枋得所见寺壁久佚的曹娥碑,至光绪中叶住持静涵虚心图刻石。二书画,有明仁宗所颁《华严经》八十一卷,永乐十七年(1419)刻本,最后为王闿运《留春图》。三花木,法源寺丁香最闻名,唐槐树、宋松柏及西院象槐枯本,皆最古之木,现俱存在。第六卷遗事篇,自唐太宗建寺荐亡,至近代道阶开堂传戒,共数十事。其中三鹊衔铜佛送寺、蜘蛛结幔,为最灵异之事。以上各篇,凡有士夫题识吟咏,皆附各篇各本事之下,不另立篇目。此志体例,叙述有法,精而不滥,是最佳的志乘。

猜你喜欢

  • 唐昌玉蕊辨证

    一卷。宋周必大(详见《玉堂杂记》)撰。唐昌观玉蕊花,盛传唐代,一直流传下来。宋祁怀疑唐昌观玉蕊花就是琼花,黄庭坚认为是玚花。周氏认为宋、黄二人的看法都不对,因此,以自己所亲眼见的唐昌观玉蕊花为据写成是

  • 论语俟质

    三卷。清江声(1721-1798)撰。声字叔沄,晚号艮庭,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清经学家。其学墨守汉学,著有《尚书集注音疏》、《六书说》等。是书成于嘉庆四年(1799)当时江声已七十九岁高龄。声于

  • 长乐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彭光藻等修,杨希闵等纂。彭光藻,字敬轩,湖南武陵人,贡生。同治七年(1868)任长乐县知县。杨希闵,考江西新城人。长乐邑乘,首修于明弘治十七年邑人刘则和。再修于万历二年邑人郑世威。三

  • 重知堂诗

    二卷。清赵善庆(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赵善庆,字怡斋,山东德州人,生卒年不详。由贡生授国子监助教,官至金华知府。曾学诗于王士祯之门,王士祯作《居易录》称赵善庆为才士无双者,赞其诗妙在本色。《重知堂

  • 唐月令注

    一卷。补遗,一卷。附考,一卷。唐李林甫等撰,清茆泮林辑。《新唐书·艺文志一》著录《御刊定礼记月令》一卷,集贤院学士李林甫、陈希烈、徐安贞,直学士刘光谦、齐光又、陆善经,修撰官史玄晏、待制官梁令瓒等注解

  • 世说

    见《世说新语》。

  • 射堂诗钞

    十四卷。明吴梦晹撰。吴梦晹,字允兆,浙江归安(今吴兴)人。生卒年不详。布衣。射堂为其所居之室。是集为其曾孙吴自岩所编。末附朱大复等挽诗。大复自注,称梦晹年老气衰,颇有文通之尽,没后友人检其遗稿,大半散

  • 楚辞节注

    六卷。附《楚辞叶音》一卷。清姚培谦(1693-1780)撰。姚培谦,字平山,号鲈香居士,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雍正中保举人材,不赴。好交游,名满江左。著有《楚辞节注》、《增集左传杜注》、《经史臆

  • 伤寒百证歌

    五卷。宋许叔微(详见《类证普济本事方》)撰。此书撰成于南宋绍兴二年(1132),全称《新编张仲景注解伤寒百证歌》。作者对《伤寒论》研究精深,体会透辟,将书中有关脉、证、方、药诸要点归纳概括,写成歌诀形

  • 徐正字诗赋

    二卷。唐徐寅(约873前后在世)撰。徐寅,字昭梦,泉州莆田(今属福建)人。生卒年不详。工诗,屡举不第。尝游大梁,以赋谒梁王朱温,误触其讳,欲遁不得,乃作过大梁赋以献。温大悦,酬一字绢一匹,厚礼馆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