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都县志

江都县志

①十六卷。清李苏纂修。李苏,字环溪,湖北荆门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进士,五十三年知江都县事。《江都志》始修于明嘉靖四十一年,成书于万历二十五年。此则清代第一志,成于邑令李苏一人之手。扬州知府冯肃序曰:“未闻设局何地,延请何人,昼出治事,夕则篝灯讨论,或得之闻见,或征之史册,偶有感发,辄录于简。”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手成刊行。河防中详载三汊河挑河年例,艺文增收了康熙以来有关江都河防之条议奏疏,可知历代江都对治水极为重视。户口从康熙十五年至五十五年,几乎每隔五年收录一次人丁的具体数字,其史料价值极高。卷六秩官表,下列秩官、秩官名臣传;选举表,下列选举名臣传、荐绅名臣传,即为名臣,应归秩官名臣传,此种手法,可谓措置不妥。名儒中,首列胡瑗,与江都无涉,不免借资冠冕。有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抄本。②三十二卷,首一卷。清五格、黄湘修,程梦星等纂。五格,正白旗内务府人,乾隆二年(1737)由县丞升任江都县知县。黄湘,浙江德清县人,贡生,乾隆六年任江都知县。程梦星,生平见本书雍正《扬州府志》。此志创修于五格。乾隆六年,五格去任,时志稿已成,黄湘接任后复加厘定,越二年刊行。卷首为序、凡例、目录、舆图;卷一建置(沿革表附);卷二星野(祥异附);卷三疆域(都里、坊铺附);卷四山川(河渠、津梁附);卷五学校(书院、义学附);卷六赋役(漕屯、盐法附);卷七秩官(公署附);卷八祠祀;卷九军政(历代封建、战守附);卷十风俗;卷十一物产;卷十二选举(封荫附);卷十三仕籍(恩爵附);卷十四名宦;卷十五乡贤;卷十六古迹;卷十七寺观;卷十八冢墓;卷十九至二十八人物,其目为忠节、亮绩、孝友、笃行(尚义附、百龄人瑞附)、文学、武勋(戚畹附)、隐逸、寓贤、方伎、仙释;卷二十九列女;卷三十经籍(碑目附);卷三十一艺文;卷三十二杂记。清雍正九年(1731),析江都地置甘泉县,此志在各类记述中,以隶江都者详著于前,隶甘泉县者附目于后,难以分叙者则备载之。与前旧志相比,体例一反前例,其人文方面有所增多,地理方面有所减少。有清乾隆八年(1743)刻本、清光绪七年(1881)刘汝贤刻本。

猜你喜欢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读抱朴子

    一卷。清俞樾(详见《易贯》)撰。此书是俞樾读葛洪《抱朴子》随笔所作。其间或补证经义,或补证史事,或补证诸子,或订正字误,所述颇为精当。但也有考之欠详者,如其以“项”为“颜”字之误,认为项托当作颜回。所

  • 四书补义

    七卷。清陶起庠撰。陶起庠字虞上,湖北广济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三卷。首有自序,认为书有本义,有旁义,有余义,或考经义,以求其理;或征传义,以纪其事。道通为一,无异非

  • 青藜馆集

    四卷。明周如砥(约1604年前后在世)撰。周如砥,字季平,号砺斋,山东即墨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官至国子监祭酒。著有《青藜馆集》。是集刊于崇祯十五年(1642年)。凡四卷,其中

  • 浩波遗集

    三卷。清郑际熙(约1722-1770)撰。郑际熙,字大纯,侯官(今福建福州)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际熙工诗文。是集为其弟际唐等所刊。凡诗二卷,文一卷。文中有杜律篇法序一篇,宣称诗人作诗,非

  • 达县志

    五十二卷,清鲁凤辉修,王廷伟等纂。鲁凤辉,会稽(今绍兴)人,曾任达县知县。达县自古以来分隶无定,代有变迁。旧志悉毁于兵燹。乾隆七年(1742)县令陈庆门始纂修州志。乾隆十二年(1747)县令宋名立续纂

  • 鸳鸯针

    四卷十六回。题“华阳散人编辑、蚓天居士批阅”。有人认为,作者华阳散人为明末清初吴拱宸之别号。吴拱宸字襄宗,号华阳散人,生卒年不详。《鸳鸯针》当成书于清初顺治、南明政权犹存之时,小说集,四卷每卷演一个故

  • 双楼诗钞

    二卷。清夏振采(1748-1809)撰。夏振采,字受白,号双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平不详。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残存遗诗四卷,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其旨趣在唐宋之间,

  • 养疴漫笔

    一卷。宋赵溍撰。生卒年不详。赵溍字元晋,号冰壶,衡山(今湖南衡山)人。曾知建宁府。此书杂记宋时琐事轶闻,书后附医方数条,多拾采他书而成,有些条目,亦间注出处。篇幅极少,恐非原书,《四库全书》从编修汪如

  • 云溪诗草

    清贾泽洛(约1703-1776)撰。泽洛字书原,号蘅皋,山西临汾人。监生。泽洛少随其父观察宦游黔省、又周历各地、涉燕、秦、齐、楚、交游半天下。老而穷,归卧草庐,顾性淡泊,不治生产,终其身以读书为事。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