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汉魏石经考

汉魏石经考

三篇 清刘传莹撰。传莹字椒云,汉阳(今湖北汉阳县)人。此书是传莹同乡黄元吉根据传莹孙子的藏稿付印的。书分三篇,共十三目。前有光绪十二年黄元吉,光绪十年姚晋圻两人的序,后有光绪十年田明昶的跋。上篇考汉石经,中篇考魏石经,下篇立十一说。其标目分别是“一字石经春秋一卷在汉六经说”、“汉石经以一家为主附载诸家说”、“魏石经止尚书、春秋、左氏传说”、“洛阳伽蓝记不可据说”、“一字石经毛诗、一字石经郑氏尚书为魏晋间刻石说”、“陆《释文》不引石经说”、“唐用石经试士说”、“西汉无《大学》辨”、“汉儒释经及试博士用隶书说”、“西汉各家立学官考”、“石经杂证”。自“一字石经毛诗、一字石经郑氏尚书为魏晋间刻石”以下,原文已佚,其文是田明昶根据标目补写的,已经不是原作。研究石经的各家的观点,最主要的分歧是一字石经,三字石经哪个属汉、哪个属魏。北宋以前,学者多据《后汉书·儒林传》及《洛阳伽蓝记》《隋书·经籍志》等,认为三字石经属汉,一字石经属魏。南宋以后,以至有清一代,学者多据《晋书·卫恒传》、《水经注》等,认为一字石经属汉,三字石经属魏。此书“洛阳伽蓝记不可据”一篇,认为郦道元《水经注》所记,早于杨衒之《洛阳伽蓝记》二十余年,必定是亲眼所见。杨衒之所记,在迁邺之后,出於记忆。总结他所记的,不可信的有四点。刘氏之见甚确,颇可张南宋以后之说,而证北宋以前之误。至于认为一字石经的毛诗及郑氏尚书为魏晋间刻石,这更是读书得间。按《隋书·经籍志》“一字石经鲁诗六卷”之下,有“梁有毛诗二卷亡”之文;“一字石经尚书”之下,有“梁有今字石经郑氏尚书八卷亡”之文。其毛诗、郑氏尚书既然附注於一字鲁诗、尚书之下,而又明白说尚书是今字。《唐书·艺文志》对于隋志石经,凡一字都说成今字,可见所谓今字,实即一字之谓。其书虽在梁时亡佚,但梁以前确实有一字的毛诗和郑氏尚书。既有此本,那么究竟刻自何时,正是应该研究,而不宜忽略的。刘氏独见及此,可谓善读古书。可惜其原文已佚,无从知其考订如何,令人遗憾。

猜你喜欢

  • 周易剩义

    ①二卷。清童能灵撰。童能灵字龙俦,号寒泉,连江人。雍正中贡生。其论易专主河图,以明象数之学。虽然曼衍纵横,旁推曲阐,也都有一说可通,但他说“得作易之本旨”则未必然。《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四卷。清

  • 佛祖统纪

    五十四卷。宋僧志磐(生卒年不详)撰。志磐号大石,天台宗僧人,尝住四明(今浙江鄞县)福泉寺及东湖月波山。不详其身世及生平事迹,只知志磐僧学识颇丰,幼年从儒者袁机受学,后出家学禅。除著述本书外,还写有《法

  • 西河杂笺

    一卷。清毛奇龄(1623-1713)撰。毛奇龄字大可,号初晴,又以郡望称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任翰林院检讨、明史馆纂修官等职。治经史及音韵学,能散文诗歌,通音律,著有《四书改错》、《西河诗话》、《

  • 易拇

    十六卷。清万年淳著。万年淳原名康,字弹峰。华容人。乾隆末年举人,曾官六安州知州。此书前八卷为图说,其中一至三卷为经说,四五卷为例说,六七卷为通说,八卷为附说。据作者自序:“成图说八卷,意犹未尽,复辑其

  • 山晓阁诗

    十二卷。清孙琮(约1692年前后在世)撰。孙琮,字执升,浙江嘉善人,生卒年不详。孙琮读书于山晓阁,故以名书集。本集前有魏坤《序》,称其初集不下千首,其后数十年,复成两集,今此集所存,仅十分之二三。四库

  • 周易通义

    十四卷。清方葇如撰。方葇如字药房,淳安人。此书全部采用四书成语以证《周易》,古代本无这种体例,只不过是方葇如想标新立异而已,与经义并没有关系。《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蕉廊脞录

    八卷。清吴庆坻(生卒年不详)撰。庆坻,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是编乃吴氏与世贤士大夫交游,涉世历俗,网罗旧文,随笔杂录之文,刘承轩分类校注而成。共分八卷,即国闻、里乘、忠义、经籍、金石、书画、嘉言并附以

  • 钦定平定回疆剿擒逆裔方略

    八十卷。清曹振镛等奉敕撰。是书专记平定张格尔叛乱。卷首列清宣宗诗六首,次列张格尔叛乱缘起,是书将有关平定张格尔叛乱的谕旨、奏折,按年月排比,自命将兴师、告功庆成,备述始末。是书成后,有自刊本行世。

  • 鼎修德安府志

    二十四卷,清傅鹤祥修,李士竑、万年观等纂。傅鹤祥,字绣水,河南汝阳人,荫生,官德安知府。李士竑,字弱侯,湖北云梦人,进士,官杨州府江纺同知。万年观,字霍寿,湖北安陆人,贡生,候选州同。考德安,有志,年

  • 元诗选

    一百一十卷。清顾嗣立(1665-1722)编辑。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览》等书。著有《闾邱先生自订年谱》、《昌黎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