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永宁州志

永宁州志

清胡朝宾修,高首标纂。胡朝宾,河北钜鹿县人,出身贡士,顺治九年(1652)任永宁州知州。其志在明朝时毁于兵火,不可考究。胡朝宾掌永宁州时,举修志之事,叹旧志无存,虽搜罗散佚,仅得四十五篇。其在书前序中言:“余于簿书之暇,延访长老,博采旧闻,残篇断简,获煨馀之半焉。因得览曩时户口之审,田赋之隆,与夫选举之联映,忠孝贤达之接踵,尝废卷叹曰,此固曩时之盛也。今不可复见已。遂采辑旧闻,增益时事,无征不录,无隐不搜。”于顺治十三年(1656),终成《永宁州志》。全书不分卷,分八纲,为:方舆志:图考、沿革、疆域、山川、形胜、风俗、方产、古迹、陵墓;建置志:城池、坛壝、学校、社学、庙宇、公置、恤典、坊表、街巷、都里、河堤、墩堡、市镇、堡寨、桥梁、铺递、寺观;食货志:户口、田赋、均徭、税课;秩官志:州守佐、名宦、学正训;选举志:甲科、乡科、恩岁贡、恩荫、例贡、武科;人物志:乡贤、孝义、贞烈;艺文志:诗记;杂述志。该志长处,即永宁文献得以流传。然疏略遗漏之处甚多。②八卷。清谢汝霖纂修。谢汝霖字用弼,福建长乐县人,出身举人,曾任陕西延川县知县,廉能卓异。康熙四十年(1701)任永宁州知州。上任未及半载,兴利涤弊,吏服民安,堪称名宦。《永宁州志》康熙四十一年(1702)刻本。此编上距旧志一百余年,文献佚亡零落,未足依据,实为不易。书中疏略遗漏之处,在所难免。如职官志中,北周的虞庆则,唐朝舒王李元名,皆有功德于民,而此志均不载。相其可称之处有二,一是沿革目,旧志全佚,此志则从正史中,一一考出,列表以明之;二是兵防一目,旧志只字不载,此编就康熙兵防情况,详为补列,虽旧日制度不可得而考,而当时实情亦可得而明。此志尚有嘉庆、同治间增补重印本流传于世。③三十二卷。清姚启瑞修,方渊如纂。姚启瑞字缦云,安徽桐城县人,出身监生,光绪五年(1879)由浑源知州调署永宁州事。《永宁州志》光绪七年(1881)刻本。此编上距旧志一百六十余年,尚能博搜广访。翻译旧志、详审考证外,凡旧志缺略者,皆取乾隆本《汾州府志》以补录,参取成书。其核审当,考证博洽,可供阅读。

十六卷,清李重发修,高日华、联丰增修,刘汉镇增纂。李重发,云南鹤庆州人,进士,道光五年(1825)任知州。高日华,号蔚青,云南昆明人,进士,光绪八年(1882)任知州,倡修州志未成,移置柳城,不及一月卒于任。联丰,号裕斋,正白旗人,光绪九年(1883)任知州。刘汉镇字静珊,永宁州(今广西永福)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考永宁,明洪武间改名古田县。弘治五年(1492)壮族首领率农民起义,正德间壮族韦银豹起兵,占领古田县城,转战十余州县,屡败官兵,给明朝极大打击。隆庆初年,明朝调集大批官兵,镇压了历时五十三年之久的农民起义,以后平定之功,改古田县为永宁州。民国二年(1913)改为永宁县,三年(1914)改称古化县,二十年(1931)改名百寿县,1952年撤销并入永福县。州志创始于嘉庆间刘登瀛,道光五年李重发任永宁知州,复修州志,据明崇祯间州守马光的钞本《纪略》,参与旧志和《通志》,删繁补缺,考订详明,志成于道光六年(1826)。光绪九年,知州联丰集州中人士,摭拾旧闻,仍前牧李重发创修之旧,补续成编,悉依原本录之,新增处下注“新增”二字。历一年多,于光绪十一年(1885)刊刻成书。《永宁州志》全志共十六卷。卷首联丰序、李重发原序、刘登瀛草序,卷一新旧凡例、图纪、增训典,卷二至卷三舆地志,卷四至卷六建置志,卷七田赋志,卷八至卷十职官志,卷十一兵防志,卷十二选举志,卷十三人物志,卷十四至卷十六艺文志。此志艺文志中载殷正茂《平定古田记》、张翀《平古田大功碑》、林廷机《讨平古田记》、唐执中《古田升州记》等,是研究明代广西壮族农民起义及少数民族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民国间石印本。

猜你喜欢

  • 无冤录

    二卷。元无名氏撰。《永乐大典》载有此书,称王与撰。王与生平不详,不知为何许人。作者在《无冤录》中自称曾任过盐官。书中所载多元代至元、元贞、大德年间的官牒条文,又多引《平冤录》、《洗冤录》中的文字。上卷

  • 高子遗书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高攀龙(1562-1626)撰。高攀龙,字存之,一字云从,号景逸,无锡人。万历进士,官至左都御史。曾与顾宪成修复东林书院,讲学其中。宪成没后,由他继主讲习,故世称“高、顾”。著

  • 说文订订

    一卷。清严可均撰。参见《说文校议》。此乃订正段玉裁《汲古阁说文订》之作。严氏称段“援稽抉择,能令治《说文》者获此一编如获数宋本”。但是尚有六十二处与其所见不合,故作此书以订段氏之《订》。如段《订》第二

  • 皇极经世书

    十二卷。宋邵雍(详见《渔樵对问》)撰。《皇极经世书》,又称《皇极经世》。据晁说之所作《李之才传》,称邵子数学本于李之才,李之才本于穆修,穆修本于种放,种放本于陈抟。所以邵氏之术本于道家而来。当李之才初

  • 鲁礼禘祫疏证

    一卷。清皮锡瑞(1850-1908)撰。皮锡瑞清末学者,字鹿门,一字麓云,湖南善化(今长沙)人。1890年主湖南龙潭书院讲席,其后移席南昌经训书院。著《师伏堂诗草》、《今文尚书考证》、《尚书中候疏证》

  • 南宋馆阁录

    十卷。陈骙(1128-1203)撰。陈骙,宋台州临海(今属浙江)人,字叔进。绍兴二十四年(1132)进士第一。累迁至秘书监。孝宗淳熙五年(1178)试中书舍人兼侍讲、同修国史。光宗时试吏部侍郎。宁宗时

  • 公羊方言疏笺

    一卷。清淳于鸿恩撰。鸿恩,字稚鹤,黄县(今山东黄县)人,贡生。书末有光绪二十八年自跋。宋代学者王应麟认为《公羊传》为齐人所作,故多齐地方言。清代学者阎若璩也持此说,并加以引申。淳于鸿恩认为《公羊传》中

  • 诗小学

    三十卷,补一卷。清吴树声撰。吴树声(1819-1873)字鼎堂,一字筱亭,保山(今云南省保山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举人,官山东肥城知县。工书,墨迹纯厚。嗜金石文字,著《鼎堂金石录》。长于声

  • 历年城守记 伪官据城记

    各一卷。清王度撰。王度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历年城守记》述泰安依岱作城,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暴动破城之役后,百有余年无战事。崇祯十四年(1641)间,“土寇”阎松亭纠众数千人攻城,又有史东明聚众十余万

  • 载花船

    四卷十六回。题“西泠狂生笔,素星道人评”,作者真实姓名无考。该书原全本著录为四卷十六回,现存残本或三卷十二回,或八回。成书于清初。拟话本小说集。三卷十二回本有三个故事,卷一和卷二是女人不守妇道、与人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