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明纪略
四卷。吴陈湖遗老编,其事不详。该书记南明事,包括福王纪略、唐王纪略、永历王纪略、入缅始末、瞿式耜殉粤、李定国殉缅、王师南征、绍武僭粤东、鲁藩据浙东、益王僭湖东、王师平浙纪、孙李北奔纪、台湾郑氏始末记、金王之乱、王师平蜀纪、孙李构隙纪、四镇始末记、吴耿尚三藩始末。叙述简略,可窥南明史大概。有上海徐汇天主堂藏书楼藏昭代武功录本。
四卷。吴陈湖遗老编,其事不详。该书记南明事,包括福王纪略、唐王纪略、永历王纪略、入缅始末、瞿式耜殉粤、李定国殉缅、王师南征、绍武僭粤东、鲁藩据浙东、益王僭湖东、王师平浙纪、孙李北奔纪、台湾郑氏始末记、金王之乱、王师平蜀纪、孙李构隙纪、四镇始末记、吴耿尚三藩始末。叙述简略,可窥南明史大概。有上海徐汇天主堂藏书楼藏昭代武功录本。
三卷。宋释惠洪(1071-1128)撰。生平见《冷斋夜话》条。是书继承了晚唐五代妄定格法的讲诗之风,标立诗法、句法、韵法多种,并分别列举唐宋诗人的诗句为式。如论杜甫《寒食对月诗》为“偷春格”,谓黄庭坚
明倪复撰。复字汝新,鄞县(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少力学,读书以程朱为归,尤邃钟律。著有《易系辞解》、《钟律通考》、《壶斋问答》、《观古录》、《诗传纂义》等。是编不载经文,惟于有所发明者,标其篇名
八卷。清郭兆奎撰。其生卒年不详。平湖(今属浙江省)人。清代学者。除《心园书经知新》外,尚撰有《心园说》。《心园书经知新》大抵以蔡沈集传为本,而间或参酌己见,故名曰“知新”。兆奎多不信古经,常以己意断定
八卷。本书为金段克己(1196-1254)、段成己(1199-1279)兄弟诗集。段克己字复之,号遁庵。稷山(今山西)人。生卒年不详。金末曾举进士,入元不仕。段成己字诚之,号菊轩。正大间进士,授宜阳主
四卷。清邱命三撰。命三,上杭(今福建上杭)人。该书是作者研读《左传》的心得体会,笔录而成。其中对《左传》中的一些问题,如经义、文字训诂、人物史事、典章制度等有所论列。该书有清咸丰元年(1851)精刊本
五十四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沈家本、荣铨等修,徐宗亮、蔡启盛纂。沈家本,字子弢,浙江归安人,光绪进士,曾任天津知府。荣铨,满洲镶红旗人,曾任天津知府。徐宗亮,字晦甫,号椒岑,安徽桐城人,终身未官,仅以
六卷。明王崇古(1515-1588)撰。崇古为明朝大将。字学甫,号鉴川。蒲州(今山西永济西)人。嘉靖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右佥都御史、右都御史,加太子少保,进兵部尚书,召入协理戎政。对当时边境的安宁有
四十三卷。南宋真德秀(1178-1235)撰。真德秀字景元,后更为希元,学者称西山先生,建宁浦城(今属福建)人。从师于朱熹弟子詹体仁,自谓于朱学尝私淑而有得。庆元五年(1199)中进士,继试中博学宏词
三卷。明骆駸曾(约1613前后在世)编。骆駸曾字象先,浙江武康(今德清)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六年(1598)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太平府西北二十五里采石江有牛渚矶,矶之东有谪仙楼,以李白得名。又有白
五卷。清杨方晃撰。杨方晃字东阳,号鹤巢,磁州(今河北磁县)人。本书第一卷为卷首,录康熙、雍正等御制诗文以及《史记·孔子世家》、《祖庭广记》、《阙里志》等章节,并时有杨方晃考辩。第五卷为卷尾,泛引杂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