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武昌县志

武昌县志

①八卷,清熊登修,孟振祖纂。熊登,字仲升,号定涛,江西南昌人,贡生,官武昌知县。武昌附近省治,民俗物产,甲于他邑,而宋、元以前图志,已不可考。明永乐以后,张琦、李荣等先后纂述,代有作者,但或沿革于习闻,或援考未备,或刊刻工浩难成。至嘉靖四十年(1561)博学张子翼于楚省纂修通志之时,获阅四方之志,百家之书,精心搜辑,凡有关武昌县事者,辄手录之,归后迳取邑乘,逐条考核,删其讹谬,增其缺略,书成付梓,此即初刻《武昌县志》。崇祯二年(1630),王琇、张鼎龙等续修。康熙十二年(1673),直省奉修通志之命,郡、邑奉檄同修,此距前志已四十余年,人事变迁,风俗移易,熊登延庠生孟振祖等分任纂辑。康熙十三年刻印。全书八卷,首列城市形胜图、八乡山川图,分八纲,为:地理、建置、祀典、赋役、秩官、人物、灾异、艺文,六十二子目。此志纲举目张,体例大体完备。② 十卷,首一卷。清邵遐龄修,谈有典、孟诠等纂。邵遐龄,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举人,官武昌知县。谈有典,本县人,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孟诠,本县人,贡生。武昌县志自康熙十三年(1673)熊登修后,至乾隆二十八年(1673),相距整百年,民俗更改,办文递易。邵遐龄莅任四年,考之旧志,讹谬甚多,若不重加删订,无以继先而启后。遂取熊志,精心考证,爰集邑之通儒,搜罗补辑成书。乾隆二十八年刻印。此志之提纲,下分总目,列目以承纲,旧志于沿革内序戎事,于建置内列古迹,于藩镇内连令丞,于人物内附选举,纲领未析,子目不清,此书分别诠次,以免混淆。旧志于官师现任,虽有善政不载于篇章,于人物生前,虽有卓行不登载简册,遵修史体例,此书详为选择附于凡例,俟后来修续者,采立纪传,颇得变通之要。至于分门别类,补旧增新,百余年变更之事,继起人才,籍以不泯。邵遐龄自序,不敢称此志体例完善,非虚语。③ 二十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钟桐山修,柯逢时纂。钟桐山,字凤喈,四川华阳人,副贡,官武昌知县。柯逢时(1845-1912),字懋修,号巽庵。光绪九年(1883)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光绪二十六年(1900)任两淮盐运使,旋调任江西按察使。后历任湖南、江西布政使和广西、贵州巡抚等职。三十一年任户部右侍郎,兼土药统税大臣。武昌起义前,授浙江巡抚,未赴任。喜藏书,曾刻印《武昌医学馆丛书》。考武昌县志,乾隆二十八年(1763)县令邵遐龄重修县志后,百余年无续补。旧志仅存光绪初年邑人王家璧等有志重修者家中,柯根臣、吴云鸿等人恐邑志散佚,乃协商重为纂,分任采访,王家璧独任纂修,卒因经费不足,辍为中止。迄钟桐山莅任,以修志为重要,与柯逢时反复商酌,延其总纂,始于光绪十一年(1885)春,迄同年冬书成。所征引称:王家璧志稿未及成书。此书舆图志中,首列县境图、县市图,次为各乡图,终于梁子湖图,开方计里,因地书名,但道途不免歧异,丈量未尽符合,此为缩小之失。自沿革至仓储诸志,多依旧本,未有增损。通礼、学校二志,为统同之文。人物志九子目,成于众制,搜罗虽广,但选择不精。卷末志余,等于杂记,因采访后,未及收入各志之中,故自成一门。柯逢时自序:“是书付梓,芟订未遑,成书时,固未尝视为善本。”

猜你喜欢

  • 黄忠宣集

    八卷。明黄福(1363-1440)撰。黄福,字如锡,号后乐翁,山东昌邑人。明洪武十七年(1384)举人,荐为主簿,授金吾前卫经历,曾上书论国家大计,超拜为工部右侍郎。永乐初迁为尚书,掌交趾布政、按察二

  • 辟疆园遗集

    十卷。清顾敏恒编。生卒年未详。顾敏恒字立方,号笠舫,梁溪(江苏无锡)人。乾隆进士,官苏州教授。少游贵池。撰昭明太子庙碑,袁枚叹为六朝高手。著有《笠舫诗集》。卷首有杨揆撰顾立方诗集小传,称“立方沉静好学

  • 释大

    八篇。清王念孙撰。王氏生平见“广雅疏证”。《释大》一书专释字之有大义者,故名《释大》。释“大”之词,《尔雅》收三十九字、《小尔雅》收六字、《广雅》收五十八字、《毛诗传义类》收五十字、《拾雅》收九十字。

  • 丹麓杂著十种

    十卷。清王晫(详见《遂生集》)撰。此书收辑杂文之书共十种。一、撰述《龙经》,拟禽经而作。二、撰述《孤子吟》,都是哭父之诗。三、撰述《松溪子》,都是笔记小品。四、撰述《连珠》,拟陆机体例。五、撰述《寓言

  • 孟子章指

    二卷。汉赵岐(约108-201)撰。岐字邠卿,京兆长陵(今陕西咸阳东北)人。东汉经学家、画家。著有《孟子章句》。岐注《孟子》,每章之后,各附以说,标为章指。题辞说,所作《章句》,具载本文,章别其指,分

  • 石泉书屋诗钞

    八卷。清李佐贤(生卒年不详)撰。约为道光前后人。李佐贤与鲍康共撰有《古泉汇》。另著有《石泉书屋金石题跋》、《书画鉴影》等。《石泉书屋诗钞》首有自序,次诸家题词。自序云:“何子贞谓佐贤有诗人之性情,而不

  • 周礼今释

    六卷。清杜文灿(?-1886)撰。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道光举人,曾官知县。师从陈澧(1810-1882)。另有《易大义补》一书,已著录。《周礼今释》一书,以清制阐释《周礼》制度。所释大多恰如其分。

  • 类纂古文字考

    五卷。明都俞(生卒年不详)撰。都俞字仲良,钱塘(今浙江杭州)人。考其序跋,此书作于万历年间(1573-1619)。此书以古文为名,实则取《洪武正韵》的字,按偏旁分类加以编排。共分314部,每部之中又按

  • 中庸参证

    二卷。清沈辉宗(详见《大学参证》)撰。是书无序例,上卷为总考,下卷为条考。义多精凿,与所著《大学参证》同。开章三句,自为训诂。其释“修道之谓教”,称修道者以道自修,非修此道,教者由教而入,非教人。释“

  • 闲居草

    一卷。清董含(1626?-?)撰。董含,字阆石,一字榕庵,号莼乡赘客。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十二年(1654)中举人,顺治十八年进士。官于吏部,后因奏销案被罢黜,终生未再为官。著有《艺葵草堂诗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