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正音通俗表

正音通俗表

一卷。清潘逢禧撰。逢禧字澹如,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潘氏于凡例中云:“是书论正音,非论音韵也。然不知音韵反切,则正音不得而明,故集中先列音韵各表,为学正音者导厥源流,亦且为论音学者探其门径。”又云:“吾闽方言虽与正音迥别,然细心研究,不过三数月间无不通肖者。”可见此书是潘氏为福建人所作学习正音的等韵图表。潘氏分声母为二十一类,各用两个双声字标目,如:乌翁、呼酣、孤贵、菹驺、初钞、卢辚、都坫、无婺、母岷、铺抛等。标目之上字皆[u]韵字。第三母仅用“耦”一字标目,潘氏谓乌翁与耦“二母久已相并,耦母所剩不过数字,以有此一音不得不立一母耳”,耦即疑母字。潘氏将韵母分为三十二部,曰:邀君登高,山川周遮。花鞾铺鸳阶,烟波昏秋沙。嗟哉,胸中悲相乖,却知伊必须归家。把声调分为阴平、阳平、上、去、入五种,云:“今以正音考之,则平声分阴阳而上去入三声之阴阳又无甚区别,故近世韵书只载五声而不及八声,盖声之递变也。”又云:“南音北音不特平仄有异同,即发音、收音亦不能划一。”由此可见,他所定的五声,依据的是当时共同语的标准音(正音),而不是“北音”(北音无入声)。潘氏的韵图按韵列字,一韵一图。列声母代表字于上,纵分五栏,分列五声之字。潘书以正音为主,间举闽中、延建、邵汀、漳泉、台兴、福州各地方音,以比较其异同,则是书于研究清代闽语可提供部分材料。书刊于同治九年(1870年)。

猜你喜欢

  • 转注考

    《比雅》亦名《转注考》,详见《比雅》。

  • 古诗

    古诗其体源出于《国风》。陆机所拟十四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其外“去者日以疏”四十五首,虽多哀怨,颇为总杂,旧疑是建安中曹、王所制。“客以远方来”,“橘柚垂华实”,亦为惊绝

  • 尚书离句

    六卷。清钱在培撰。钱在培字苍益,浙江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首有雍正丁未(1727年)汪惟宪、程川二人的序文,又有“凡例”四则。卷一是《虞书》,卷二《夏书》,卷三《商书》,卷

  • 文选句图

    一卷。宋高似孙(约1199前后在世)撰。高似孙字续古,号疏寮。浙江余姚人,生卒年不详。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官知信州等。著有《剡录》。案摘句为图,始于张为。其书以白居易等六人为主,以杨乘等七十八

  • 猗觉寮杂记

    二卷。北宋末南宋初朱翌(生卒年不详)撰。朱翌字新仲,自号灊山居士,晚年又自号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政和间以太学生登进士第,为溧水簿。高宗南渡后,官秘书监中书舍人,与修徽宗实录。秦桧逐赵鼎,以

  • 大易衍说

    五卷数。旧本题元李简撰。卷首有《学易记》之序,但与《学易记》并不是一本书。检验其内容,与清代村塾讲议相类,恐怕是书肆伪托之书,实非李简所撰。朱彝尊《经义考》未载其名,亦可为旁证。《四库总目》列入存目。

  • 紫虚脉诀

    见《崔真人脉诀》。

  • 乾坤清气集

    十四卷。明偶桓(生卒年均不详)编。偶桓字武孟,号海翁,自号瞎牛。太仓(今属江苏太仓)人,洪武中官荆门州吏目。著有《乾坤清气集》。是集凡十四卷。收录了元一代之诗,分体编次。其中如汪元量、瀛国公,元好问等

  • 古今考

    一卷。《续古今考》三十七卷。《古今考》一卷,南宋魏了翁撰。魏了翁生平事迹详见《周易要义》。魏了翁以古制多不可考,两汉诸儒惟据叔孙通所定某物犹今之某物,孔、贾诸疏则又谓去汉久远,虽汉制亦不可考,乃即《汉

  • 王志

    二卷。清末民国初陈兆奎撰。兆奎籍贯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是兆奎辑录其师王闿运应答门人之作。谓之“王志”,是取《郑志》的体例。但《郑志》是郑玄弟子追论其师之言及应答之作,大都于经义有所发明,由此可见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