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明周有敦(生卒年不详)摹。周有敦,博学工于文词,善书画。此帖取材于宋淳化《绛帖》与《秘阁续帖》,同时又增入其它宋元墨迹;其中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干为分卷标志。该帖中小楷及
十卷。金寇才质(生卒年不详)撰。寇才质,字志道,古襄人。他喜好恬淡之乐,不争功名利禄,曾研究丹经卜筮之术。撰有《道德真经四子古道集解》。寇才质认为老子之经,章章有旨,且深且远。又以为前人诸家《老子》之
六卷。明张献翼(生卒年不详)撰。献翼字幼于,崑山(今江苏昆山)人。后更名敉。其事迹附于《明史·文苑传·皇甫涍传》末。此书乃其早年读书于上方山中所著。献翼放诞不羁,言行诡异,而其说《易》乃平正通达,笃实
二卷,清郑士范纂修。郑士范,凤翔人,曾任印江县知县。印江为古思印之地。汉为酉阳县。隋为务川县。旧无志乘。道光中,郑士范任县令,为补无志之缺,遂撰成此书。《印江县志》道光十七年(1837)写本,共二卷。
八卷。明杨巍(1514-1605)撰。杨巍,字伯谦,号梦心,海丰(今属广东省)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巍工诗,撰有《存家诗稿》。是集为杨巍诗集。共八卷。初刻于万历年间,前有万
一百卷。清孙岳颁、宋俊业、王原祁、吴暻、王铨等奉康熙皇帝玄烨之命而编。此书成于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中国书画的大型类书。共分论书十卷(一至十卷)、论画八卷(十一至十八卷)、历代帝王书二卷(十九卷
二卷(影印本)。民国十二年(1923)海宁陈乃乾影印,其旧本从罗振玉处借得。书首录王广庆《洛阳先后出土正始三体石经记》一文,历述三体石经先后出土的经过,颇为详备。次录王国维手札一份,论述石经《尚书》首
一卷。卢氏撰。辑佚书,清马国翰辑。卢氏不详何人,《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均著录有《卢氏周易注》,作十卷,亦不详著者何人。马国翰从李鼎祚《周易集解》辑得十九条,从孔颖达《周易正义》中辑得一条成
八卷。明张世贤(生卒年不详)撰。张世贤字天成,号静斋,宁波(今属浙江)人。正德年间以医术闻名。治验丰富,医理精深。著有《图注脉诀》、《脉学奇经考》、《图注八十一难经》、《图注王叔和脉诀》等书。张氏认为
一卷。清陶越撰。陶越,字艾村,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此书是其祖父随手散记。皆录天启、崇祯两朝遗事,见闻最真实。郡志中有不载或载而不详的,诠次,以续桑梓旧闻。此本为海宁县管廷芬手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