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桐庵文稿

桐庵文稿

一卷。明郑敷教(约1649前后在世)撰。郑敷教,字士敬,江苏吴县人,(生卒年未详)。崇祯三年(1650)与同社杨廷枢、张传、陈子龙、夏允彝同举应天乡试。时东南文士统会于吴,号为复社,敷教生徒之盛,亚于廷枢。两人俱为乡里所宗。时人语称:前有朱张,后有郑杨。十年(1637)举贤良方正,以母老辞。门生私谥曰贞献先生。事迹具详康熙《苏州府志》人物传。著有《周易广义》。此编为文二十六篇,乃后人裒次手稿而成。末有同邑后学黄丕烈跋文。略云:“癸酉秋季有书友携此册示余,并索重值。余曰:此非汝辈所知。是必有指示归余者,故不以寻常故纸视之,后泛泛果然。旧余尝从郑氏后裔访桐庵遗墨,曾有手书文一篇赠余,故又以此托人示余。余重为乡先辈手泽,且识知系熊鱼山评阅本,益珍之。因以十饼金购藏。”下署复翁二字。复翁为丕烈晚岁自号,则此帙乃士礼居故物。书法苍秀古拙,在苏米间,朱墨烂然,如火枣儿糕,弥可珍异。昆山赵氏诒琛重辑桐庵佚文,于《玄妙观态》搜得《记施真人舍牛事》一首,于《吴郡文编》搜得复修《吴县志》序、吴县重修《儒学记》、《小宛集序》、《吴郡名贤图序》、《顾母张夫人六十寿序》、《文信国公忠烈祠记》、《重修卫道观碑记》、《陆坦传》、《明忠臣蒋都督公一门十五人殉节传》、《龚子祯先生传》、《韵家张公传》、《端木先生墓志铭》等十三首。因合此编诸文合梓以行。世所传“峭帆楼丛书本”即是。今赵本行而此本转晦。敷教文字,峻洁冲澹,有汉唐师法,所作甲申乙亥间死事诸臣传铭特多。是卷终有《哭嫡孙二郎》一首,以俚语白话入辞,至情奇文,亦为别开生面之作。本书有稿本。

猜你喜欢

  • 燕说

    四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生平见“叠雅”。是书辑录河北方言词六百余条,引书达三百种。隐依《尔雅》编次。每条先列方言词语,次注直音或反切,复征引载籍加以疏证,颇精当。如卷二第十二则云:以手析物曰斯。引典籍

  • 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十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又名《本事方释义》。此书成于乾隆十年(1745)。其孙叶澹安由叶氏自作序文中得知有此书,然家无藏稿,遍为寻求,于同里顾西畴家得之,校勘付梓。此时叶氏已谢世多年了

  • 京氏易

    八卷。汉京房(见《易飞候》条)撰。辑佚书,清王保训辑。王保训,江苏无锡人,清嘉庆五年(1800)举人,候选知县。京氏之《易》,汉元帝始立博士。东汉末费氏《易》兴,而京氏之学衰,晋代犹有传习。《隋书·经

  • 史记疑问

    一卷。清邵泰衢撰。邵泰衢,字鹤亭。钱塘(今杭州市)人。雍正初年任钦天监左监制。他精研礼学,兼算术。著有《史记疑问》。《檀弓疑问》。《史记》成书后,班固议其宗旨,刘知几议其体例,而邵泰衢引异议一一论断。

  • 群碎录

    一名《眉公群碎录》、一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条)撰。此书为其随笔记录,不暇考辨。陈继儒在书首自跋中说:“他石可以攻玉,众壤可以益岱。读书者,即一字一语,何忍弃之,故题曰‘群碎’。”群碎,王右

  • 鸾鎞记传奇

    二卷。明叶宪祖(1566-1641)撰。叶宪祖字美度、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外史、紫金道人、槲园居士,浙江余姚人。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新会知县,考选入京,左迁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因不附

  • 读书记

    一卷。隋王劭撰。其生卒年不详。清马国翰辑。王劭字君懋,太原晋阳人,为齐太子舍人。入隋,官至秘书少监。《隋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儒家,皆著其《读书记》三十卷。《隋书传》谓,劭撰《隋书》八十卷,

  • 沧螺集

    六卷。明孙作(约1361前后在世)撰。孙作,字大雅,以字行,一字次知,江苏江阴人,生卒年不详。元至正末,避兵三吴,惟载三世藏书,众为买田筑室于淞。洪武六年(1373),召修《大明日历》。书成,例授翰林

  • 芙蓉山馆全集

    三种,十八卷附二卷。清杨芳灿(生卒年不详)撰。杨芳灿字蓉裳,金匮(今属江苏省无锡市)人。曾受业于袁枚门下,乾隆拔贡生,廷试一等。曾官知县、知州、户部员外郎。杨氏工诗及骈体文。全集三种均为诗文集。有《芙

  • 广修辞指南

    二十卷。明陈与郊(生卒年不详)撰。陈与郊著有《檀弓集注》。本书分二十部,有的部又分若干子目,有的不分子目。各部先列浦南金《修辞指南》原文。列增续的部分于后。每类所增补的内容也不过十数条,又不注明其出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