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枕中书

枕中书

一卷。旧本题晋葛洪撰(不确)。《枕中书》,又名《枕中记》,主名《元始上真众仙记》,略称《上真众仙记》、《元始上真记》、《众真记》。书中所述的主要内容是诸神仙结精化生、官号及治所等。先叙葛洪于罗浮山夜遇玄都太真王,得授“真书”、“真记”。其“真书”中说:元始天王即盘古真人之号,与太玄玉女(号为太玄圣母)通气结精而生天皇,书为扶桑大帝东王公,号为元阳父,又生九天玄女(号为太真西王母)。天皇受号十三头后生地皇十一头,地皇生人皇九头。其“真书”中还称伏羲、神农、祝融五龙氏等是三皇之苗裔,以记述天地生成及元始天王诸人名号。其“真记”载述古代所传重要神仙和道教人物的事迹,并罗列古代帝王和圣贤,如其称“太吴氏为青帝,治岱宗山;颛顼氏为黑帝,治太恒山;祝融氏为赤帝,治衡霍山;轩辕氏为黄帝,治嵩高山,金天氏为白帝,治华阴山”等,以述众仙的职掌、名号和治所等。书中所记神仙人物,起于太古而止于晋代许溢、许玉斧(即许翙)等。此书对后世道教颇具影响,清代学者对其则不以为然。《四库提要》除考证此书非葛洪所作之外,并斥其“书中说多谬悠”、“诞妄尤甚”。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对此书进行了认真的考证,并提出更加充分的证据说明此书非出葛洪之手,肯定地认为《宋史·艺文志》神仙类著录《上真众仙记》、《通志》所列《元始上真记》都是《元始上真众仙记》的“省称”。而《说郛》所载《枕中记》及《四库提要》著录《枕中书》都是明人所刊而没其本名。任继愈等《道藏提要》称此书是六朝上清派之书,又因此书所述与梁陶弘景《真诰》有某些雷同之处而进一步推定此书或与《真诰》“为同一时期作品”,其说极是。然此书虽非出于晋人手笔,若为六朝人所为,也算希罕之书,对后世学者研究道家之学,仍为可参考之作。考《道藏》中另有《枕中记》、《枕中经》二书。其前者为孙思邈撰,内言修身养生之道,长寿求仙之法。其后者无撰书人姓名,内言拘魂守魄凝聚精神,辟鬼度厄、却病延年之术。二书均与此本《枕中书》不同。现存《枕中书》有明《道藏》(题《元始上真众仙记》)本、《说郛》本,清《四库提要》据江苏巡抚采进本,著录于道家类存目。

猜你喜欢

  • 经说丛抄

    四卷。清谢庭兰撰。谢庭兰,生卒年及生平事迹不详,有《古文尚书辨》刊行,前文已有著录。是书首有庭兰自序,末有缪之熔跋。最初,庭兰著《读尚书隅见》、《读毛诗隅见》、《读四书隅见》三书,以卷数繁多,无力刊行

  • 咏史集解

    七卷。明程敏政编。生平见《唐氏三先生集》条,林乔松注。林乔松,福建晋江人,生卒履迹始末未详。其注此书,则官浙江景宁(今云和)县知县之时。其书取古人咏史之作,依代编次。自三代迄宋末。此七言绝句一体,采辑

  • 论语义疏

    十卷。魏何晏(见《论语集解》)等注,南朝梁皇侃疏。皇侃(488-545,亦作皇偘)是南朝著名经学家,吴郡(今江苏苏州)人,自幼好学,师从当时的名儒贺,尽通其学。擅长《礼》、《易》、《老》、《庄》诸学,

  • 邵康节外纪

    四卷。明陈继儒(1558-1639)编。陈继儒字仲醇,号眉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出版家。《明史》本传称其“幼颖异,能文章”,“又博闻强识”。隐居昆山,后筑室东佘山,屡召不受,杜

  • 春秋希通

    一卷。清程庭桂撰。庭桂吴县(今江苏吴县)人,进士,官至左副都御史,以咸丰戊午(1858)科场案革职遣戍。《春秋希通》一卷,以宗经为主,意在折衷三传,以通经旨。对胡安国《春秋传》进行深斥,对《左传》、《

  • 瑞昌县志

    十卷。姚暹修,冯士杰等纂。姚暹,字智泉,湖南湘阴人,进士出身。同治九年(1870)任瑞昌知县。考瑞昌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江宁创修;雍正四年(1726)郝之芳再修;乾隆二十年(1755)蒋有道三

  • 新方言

    十一卷。近人章炳麟撰。章炳麟(1869-1936)字太炎,一名绛;初名学乘,字权叔。浙江余杭县人。从俞樾学,又问学于黄以周。年二十七加入康有为发起的“强学会”,1897年任《时务报》撰述,参加维新运动

  • 楚辞九歌解

    一卷。清顾成天(详见《离骚解》)撰。本书有顾氏康熙四十九年(1710)春日自序,同学周彝康熙五十三-五十四年(1714-1715)序及同学黄之隽康熙五十二年(1713)序。此书收《九歌》并为九篇,即二

  • 永州府志

    ①二十四卷。清姜承基修,常在纂。姜承基,字慕庵,盖平人,曾任永州府知府。常在,道州人。永州之名,始于唐代。清康熙年间,姜承基任县令后,殷殷于察吏安民,征文考献,搜得旧志残简,与同郡属僚共相参订,三易寒

  • 邺中片羽

    三集。黄浚编著。此书每集分上、下两卷,每卷一册,珂罗版影印,线装。书中除收录甲骨外,还收集了铜器、玉器、骨器、陶范等物。初集出版于1935年2月。上卷有柯昌泗序。下卷收录甲骨文拓片二百四十九片,其中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