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种,二十卷。明末清初丁耀亢(1599-1669)撰。丁耀亢字西生,号野鹤、紫阳道人、木鸡道人,山东诸城人,明末诸生,入清后,曾任容城教谕。其著作多为诗词及传奇剧本,另有小说《续金瓶梅》,内容荒诞秽亵
十二卷。清李渔(1611-约1679)撰。李渔原名仙侣,字谪凡,号天徒。后因戴笠泛舟以遨游四方,改名渔,号笠鸿、笠翁、笠道人,别署觉世稗官、新亭樵客、湖上笠翁。清初戏曲理论家、小说和戏曲作家。祖籍浙江
二卷。旧本题赐太师刘真人(生卒年不详)撰。刘真人生平事迹不详,仅知约为宋徽宗时人。此书中所载均为针灸之法及方药。《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郑大节家藏本收为存目。
二卷。东晋支遁(?-366)撰。支遁为东晋高僧、诗人。俗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别称支硎,陈留(河南开封一带)人。一说为河东林虑(河南林县)人。家世信佛。支遁自幼天资过人,善谈名理,二十五岁出家
一卷。明刘纯(详见《杂病治例》)撰。此书撰于洪武二十九年(1396)。刘氏依《内经》、《伤寒论》之理,补入后世方药治法撰写而成。书中体例与杂病治例相同,不标六经,不分表里,但以现证从发热起至循衣摸床止
一卷。清邹祗谟(约1666年前后在世)撰。邹祗谟字许士,号程村,江苏武进人。顺治进士。此书杂论词之体格及古今词家之得失,多录杨用修、胡元瑞、沈天羽、俞少卿、王阮亭诸家之言,并无发明之处。书的前半部分主
十卷。附碑目一卷。清范懋柱辑。范懋柱(约1718-1788),字汉衡,鄞县(今浙江宁波)人,著名藏书家范钦的后代。曾参加《四库全书》的编纂工作。后又著录阁藏,编成《天一阁书目》十卷(也有作四卷)。卷首
①十三卷,首一卷。清戚弢言纂修。戚弢言,曾任连江县知县。宋嘉定间,陶武曾修邑乘。元延祐间,李荣再修。然其书皆久佚矣。戚弢言莅任后,采访间俗,恒以文献无征,锐意修辑志乘。广征博采,遂成此志。乾隆五年(1
一卷。后周沈重(详见《毛诗义疏》条)撰。清马国翰辑。是书所辑音多于义,与《诗疏》同。可能其音多为《释文》称引,其义则为《孔疏》删削的原故。沈重于《诗·燕燕》篇,有“协句”之说。钱大昕《十驾斋养新录》云
四卷。清毛奇龄(详见《仲氏易》)撰。毛氏认为“属辞”是“史文之散漶者宜合属也”,“比事”是“史官所载之事畔乱参错而当为之比以类也”。既反对汉儒所谓“属合辞令,比次战伐”之说,亦不赞成后儒所谓“辞有褒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