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仲楼法书
十卷。明董镐(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董镐,字彦京,董其昌之从孙。此帖所收小楷,多为董其昌中年笔,且皆经董氏自选,尤其工秀,为董书之精品,摹刻也很严谨。此帖刻成于天启二年(1623),有明华亭董氏本。
十卷。明董镐(生卒年不详)辑,董其昌书。董镐,字彦京,董其昌之从孙。此帖所收小楷,多为董其昌中年笔,且皆经董氏自选,尤其工秀,为董书之精品,摹刻也很严谨。此帖刻成于天启二年(1623),有明华亭董氏本。
三卷。清丁谦撰。丁谦,字益甫,又字广文,浙江仁和人,清光绪年间任象山县司校。丁氏在象山任教期间,以实事求是之学,课士多有成就,暇日读诸家书,病其疏舛,对有关古今中外地理著述为之疏通考证,著述颇富。著有
十一卷。清陆楣(1649-1720)撰。陆楣,原名子任,字紫宸,号铁庄,江苏无锡人,世代躬耕,家贫力学,无师承授受,读书于鸡栖猪栏之旁,后以文见知于朱孝廉,遂名动公卿间。楣终生不仕,不以时文为业,而时
清钱维乔(1739-1806)撰。钱维乔,名又作惟乔,字树参,自号竹初,别署林栖居士,江苏武进人。清代戏曲作家。乾隆朝举人,嘉庆年间曾任浙江遂昌知县,后调任鄞县知县。工书画,兼善诗文,尤工词曲。寄居如
五十卷。宋范成大纂,宋绍熙三年(1192)修,绍定二年(1228)续修、刻本。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平江府(今江苏苏州)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历任著作佐郎、
一卷。宋刘涣、刘恕、刘羲仲撰。刘涣字凝之,筠州(今江西高安等地)人。天圣八年(1030)进士。为颍上令。以太子中允致仕。刘恕为刘涣之子。著有《通鉴外纪》。刘羲仲为刘恕之子。著有《通鉴问疑》。刘涣祖孙父
一卷。清贺长龄撰。贺长龄字耦耕,号西涯,晚号耐庵,湖南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嘉庆十三年进士,官至云贵总督。是书作于道光年间贵州巡抚任上,作以训民夷,因而辞取通俗。该书多本前人旧说,不曾妄下己意,故以
① 十二卷。明曹学佺(1574-1646)撰。学佺字能始,号石仓,又号泽雁。侯官(今福建闽侯)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四川按察使,因著《野史纪略》罢官。后为南明朱聿键礼部尚书,聿键败,学
四卷。清朱云锦辑。朱云锦,字炯斋,清直隶永清人。清嘉庆二十二(1817),朱云锦游幕河南,时值吴邦庆任河南布政使,朱氏受其嘱辑录《豫乘识小录》一书,以户口、田赋、仓储、盐漕、诸大政为纲,而以府县为目以
四十六卷。清吴重熹编。吴重熹字仲诒,广东海丰人,生卒年未详。光绪举人,官至福建按察使。昔有卢见曾《山左诗抄》之选,惟词集选刻尚无。光绪二十五年(1899),王懿荣出所藏《渔洋词》写定本为倡,怂恿重熹刻
二卷。清汾上谁庵(生卒年不详)撰。谁庵,姓名未详,据“汾上”二字,当为山西人。此剧共二十六出,取材于杂剧《十美图》,但与其所演述的张灵、崔莹爱情故事的悲剧结局不同。其情节大略为:明才子张灵,工诗善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