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春秋左传诂

春秋左传诂

二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清代著名学者,先世居歙县(今属安徽省),后落籍阳湖(今江苏常州)。乾降庚戌(1790)一甲第二名进士,授编修。后因言事谪戌伊犁,不久赦归,改号更生居士。博览群书,精研经史、音韵、训诂及舆地学,诗文也称名家。经学与孙星衍齐名,诗与黄景仁并称。著作除《春秋左传诂》以外,还有《公羊穀梁古义》、《六书转注录》、《三国疆域志》、《东晋疆域志》、《十六国疆域志》、《西夏国志》等。诗文有《卷施阁诗文甲乙集》、《更生斋诗文甲乙集》,后人合其他遗著辑为《洪北汇全集》。洪亮吉认为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往往望文生义,不遵古训,于是搜采汉代学者贾逵、服虔等人旧注以及魏、晋、唐、宋说经诸书,也对后代学者之说时有采用,成《春秋左传诂》二十卷。分《春秋》经为四卷,《左传》为十六卷。训诂则以贾逵,许慎、郑玄、服虔为主,地理则以班固、应劭、京相旸、司马彪等为主,而对晋以前的舆地图经酌取。凡是用贾逵、服虔旧注的,注明“杜取此”,用汉魏诸儒旧注的,注明“杜本此”,用京相旸、司马彪诸人之说,注明“杜同此”,以示区别。对旧注中的古音、古字、俗字,依汉唐石经残本、《经典释文》及先儒之说信而可征者进行校正,疑者阙之。目的是为了保存《春秋》古学。洪亮吉曾说自孙炎反切之说出而汉魏之音亡,自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出而汉儒训诂失。此书主要在于明训诂、释地理,以纠正魏晋以后对《左传》的虚造附会之说,特别是对杜注孔疏批评较多。该书一反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的体制,依《汉书·艺文志》的著录,将经、传离析独立,分为经四卷、传十六卷。该书对研究《左传》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该书有道光八年(1828)刊本、光绪四年(1878)授经堂重刊本、《皇清经解续编》本、《万有文库》本、《国学基本丛书》本、《四部备要》本。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了校点整理本。

猜你喜欢

  • 太极图说论

    十四卷。清王嗣槐(生卒年不详)撰。嗣槐字仲昭,号桂山,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荐举博学鸿词,老不与试,授内阁中书舍人以归。嗣槐工诗词,善作赋。著有《桂山堂偶存》、《啸石斋词》等

  • 高宗肜日

    高宗祭成汤,有飞雉升鼎耳而鸣,祖已训诸王,作《高宗肜日》、《高宗之训》。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已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

  • 达可斋文初集

    八卷。附《证学》十卷。清傅守谦撰。生卒年不详,清末民初间人。傅守谦字济川,一字尹吾,斋名曰“达可”,遂以为号,又称达可先生。汉阳(今湖北汉阳)人。《达可斋文初集》按内容分七类:论辨类、序跋类、考证类、

  • 东园丛说

    三卷。南宋李如箎(生卒年不详)撰。李如箎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自序称,为括苍人,时为桐乡丞。正德崇德县志载,宋李如箎,字季牖,崇德人,少游上庠,博学能文,著有《东园丛说》、《乐书》行世,晚以特科官桐乡丞

  • 诗考补注

    二卷。附《补遗》一卷。清代丁晏撰。丁晏曾著《六艺堂诗礼》七卷,此书即为其一。宋王应麟《诗考》因系草创,未及审定,错误较多,有的前后重复,有的次序失当,有的援据不准。近世刊本讹误更多。丁晏此书对《诗考》

  • 重阳庵集

    一卷,附录一卷。清梅志暹编辑,俞大彰重编。梅志暹,重阳庵羽士。此编无目录,内容为:序、庵图、梅像、俞像。集:首采临安杭州各志、庵记、亭记、天医宫记、八咏诗序与事迹,引列诗十三家。附刻目次为:贞自斋赋、

  • 儒行述

    一卷。清彭绍升(1740-1796)撰。绍升字允初,号尺木,长洲(今属江苏吴县)人。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进士,例选知县。喜陆王之学,治古文,熟于本朝掌故。该书即记当时诸儒之行事。首沈国模、管宗圣

  • 余姚海堤集

    一卷。明叶翼编。叶翼,浙江宁波人。生平始终不详。其祖恒,字敬常。元天历间为余姚判官,筑堤捍海,民赖以得其利。至正末,诏封仁功侯,立庙祀之。其子晋,为南台掾,曾经辑当时名人序记诗文为一集,未及刊而毁于火

  • 濒湖脉学

    一卷。明李时珍(详见《本草纲目》)撰。李时珍对脉学颇有研究,根据各家论脉之精华,著为此书,以正脉诀之失。此书成于嘉靖四十三年(1564)。书中前半部分以歌诀形式论述浮、沉、迟、数、滑、涩、虚、实、长、

  • 叠雅

    十三卷。清史梦兰撰。史梦兰(1813-1898)字香崖,号砚农,别号竹素园丁。乐亭(今河北乐亭县)人。道光二十年(1840年)举人,选山东朝城知县,因母老不赴。后曾国藩招聘主讲莲池书院、李鸿章招修《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