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小传
二十卷。明郑友元撰。据《湖广通志》,郑友元字元章,湖北京山人。天启二年(1625)进士,官至御史。该书将《彖传》接在经文卦辞下,而把《文言》之释彖者分出来附在《彖传》后面,接下来是《大象》、《爻辞》和《小象》,而将《文言》中释爻辞的部分附在后面。这样分裂经文,难合古义。《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吴玉墀家藏本著录存目,卷前有《自序》,无年月。
二十卷。明郑友元撰。据《湖广通志》,郑友元字元章,湖北京山人。天启二年(1625)进士,官至御史。该书将《彖传》接在经文卦辞下,而把《文言》之释彖者分出来附在《彖传》后面,接下来是《大象》、《爻辞》和《小象》,而将《文言》中释爻辞的部分附在后面。这样分裂经文,难合古义。《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吴玉墀家藏本著录存目,卷前有《自序》,无年月。
二十二卷。清孔尚质撰。孔尚质,字元长,清武陵(今湖南常德市)人,此编虽然是以年表为名,然而实非司马迁旁行斜上之体。其体例多不允协。例如每年但大书甲子,且以晋宋年号与潜号分注,则统绪全然背离。其书未附《
四卷。清黄家杰撰。黄家杰,江西临川人。其书删去了邵子的横图,认为这是邵子之易,不是羲、文之易,而不免仍用先天之说。又认为来知德的卦错、卦综,胜于卦变,而不免仍用卦变之说。其自序称,“来易恐不近于举业”
七卷。明邵一儒编。邵一儒字仲鲁,山东海阳人。生卒年不详。是书成于万历四十七年(1620)九月。时廷议以万历四十八年(1621)八月以后为泰昌元年(1621),故其序以泰昌纪元。徐献忠曾有《六朝声偶》,
一卷。清查若筠(生卒年不详)撰。查若筠,字珮芬,号缑山谪客,浙江海宁人,刑部郎中查世倓之女,兵部员外秀水汪如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道光十三年(1833)刊本,书前有曹贞秀、顾蕙、其兄查元称、娣赵棻,
一卷。明冯奋庸撰。奋庸,字则中,寿安(今河南宜阳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曾师事张信民。张信民,字孚若,号抱初,渑池(今属河南)人,奋庸乃纪其生平事迹为年谱,即为该书。
十卷。明郑仲夔(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耳新》书成于崇祯甲戌,前有自序。这部书所记都是当时的琐闻杂事,而涉于仙佛鬼怪者居多,是一些无关学问的齐谐志怪因果报应的故事。作者所以写该书是因自幼耽奇,南北
二十四卷。元王礼(1314-1389)撰。礼字子尚,又字子让。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为广东元帅府照磨。入明不仕。聘为考官,亦不就。礼工于文章,著述甚富。曾选辑同时代人诗编为《天地间集》。已散佚。此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杜灏纂修。杜灏,字拙初,江苏无锡人,乾隆举人,乾隆十九年(1754)任沙河县令后,看到沙河旧志有很多疏漏谬误处,遂设局重新纂辑。杜灏为纂志书,亲自采访,并参考《十七史》、《通鉴
一卷。宋卢祖皋撰。卢祖皋字申之,又字次夔,号蒲江,永嘉(今浙江温州)人。生卒年不详,庆元五年(1199)进士。嘉定中为军器少监,权直学士院。祖皋为楼钥之甥,学有渊源,尝与永嘉四灵以诗相倡和。著有《蒲江
一卷。作者不详。汪直,歙县(今属安徽)人。明嘉靖中,据五岛引倭兵入寇,后被浙江总督胡宗宪以计诱杀。本书即记载这一事件始末经过,为研究明代倭寇事件较为重要的史料。有《借月山房汇抄》(嘉庆本、景嘉庆本)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