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外别传

易外别传

一卷。宋俞琰(详见《周易集说》)撰。北宋邵雍,曾根据《易》学和道家思想,作有“先天八卦图”。其图主要内容是关于八卦方位和六十四卦次序的排列,用以推测自然和人事的变化,以象征天地生成之前的状态,所以称此图为“先天图”,称其学为“先天之学”。俞琰作《易外别传》,自序称其书是“先天图”环中之秘,汉儒魏伯阳《参同契》之学。俞琰认为人生天地间,首乾、腹坤、呼日吸月与天地同一阴阳;《易》以述阴阳,所以魏伯阳借《易》以明其说,大要不出“先天一图”;认为“先天图”虽是易道之继续,但也是君子养生之切务而不可不知。并强调“先天图”的秘妙在于“终坤始复,循环无穷”,而其至妙又在于“坤复之交,一动一静之间”。俞琰自称遍阅云笈,略晓一二,又遇隐者授以读《易》之法,尽得“先天图”环中之秘,反而用于自身,体会到邵康节所谓天根月窟、所谓三十六宫,人身没有不具备的,是说人体内之阴阳,即“身中之易”。所以他撰此书以述“先天图”环中之秘,述内丹之说,强调运用体内阴阳;释解《参同契》之奥,发挥《参同契》之旨。他于《易外别传》一书中,载绘太极图、先天图、先天六十四卦直图、地承天气图、月受日光图、先天卦乾上坤下图、后天卦离南坎北图、乾坤坎离图、天地日月图、八七九六图、木火金水图、乾坤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坎离交变十二卦循环升降图、屯蒙二卦反对一升一降图、即济未济反对一升一降图,又据彭晓《周易参同契分章通真义》所载“明镜图”,略加增损而作“周易参同契金丹鼎器药物火候万殊一本之图”,总共十六图。并录邵雍《皇极经世》及《周易》之说,以《参同契》、《阴符经》、《黄庭经》、《太玄经》、《子华子》、《集仙传》、《素问》、《灵枢》等书,以及朱紫阳、程伊川、张横渠、徐进斋、项平庵、张吾真、胡安定诸人之说诠释以上图说。图说则释解有关经文。如其于“八七九六图”及“木火金水图”之下,释解《参同契》中“九还七返八归六居”、“七八数十五,九六亦相应”、“金水合处,木火为侣,四者混沌,列为龙虎”数句,称“愚谓”以明己见。他于释解经文之后说:“究而言之,何龙虎之有?何金水木火之有?何七八九六之有?皆譬喻耳”。可知其尽揭内丹之秘,强调自身阴阳水火。此书约成于元至元甲申年(1284),原附于《周易集说》之后同为一书,至正丙申年(1356)俞琰之子仲温合《阴符经解》、《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注解》三书为一帙,总其名为《玄学正宗》(见《玄学正宗》);《道藏》收录《易外别传》与无名氏《玄牝之门》二书同卷;《四库全书》单独著录此书。《易外别传》一书,实借《易》以述内丹之说,以明《参同契》之旨。此书与其所著《周易集说》及《周易参同契发挥》实有互补之处。所以后世学者对此书颇为推重,凡是研究《参同契》者,无不参阅此书而受其益。现存明《道藏》本,清《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迪功集

    六卷。附《谈艺录》一卷。明徐祯卿(1497-1511)撰。徐祯卿字昌谷,一作昌国,江苏省吴县人。少与唐寅、祝允明、文徵明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除大理寺左寺副,与李梦阳等人

  • 孟子辨证

    二卷。清谭沄撰。谭沄,湖南湘潭人。官郴州学正。是书首有沄自序,谓《孟子》一书,“先游齐后适梁”者系《史记》之误;以“魏惠成王为有后元年”者为《竹书纪年》之误;以“齐宣王移下十年”者为《资治通鉴》之误。

  • 二半山房吟草

    一卷。清李鸿仪(生卒年不详)撰。李鸿仪号逵羽,番禺(今广东番禺人)。出身布衣,工五言诗。本卷辑其诗十四首,附二《半山房诗钞摘句》十八言。有清同治二年(1863)序刊《柳堂师友诗录》丛书本。

  • 新书

    十卷。汉贾谊(200-168)撰。贾谊别号长沙,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人。早年受学于李斯的学生河南守吴公和荀况学生张苍。十八岁能诵《诗》、《书》,二十岁博通诸子百家之言,二十二岁文帝召为博士,任太中大

  • 春秋左传辨章

    三十卷。清牟昌衡(1773-?)撰。昌衡字午桥,栖霞(今属山东省)人。此书前有道光二十六年(1846)牟昌衡自序,篇目下又有牟昌衡题记。此书起惠公之元妃孟子,止故韩魏反而丧之,共十二公,二百五十五年,

  • 宾退录

    十卷。南宋赵与时(生卒年不详)撰。赵与时字行之,一说字德行,大梁(今河南开封)人。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生平事迹不详,《宋史》无传,志乘亦不载其名,惟赵孟坚《彝斋文编》有《从伯故丽水丞赵公墓铭》一篇,谓

  • 卤底丛谭

    一卷。清代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原名周仪,字夔笙,号蕙风,广西临桂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一生以词为专业,尤精于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为“清末四大家”,著有《蕙风词》

  • 尚书五行传

    一卷。明孙珏录。孙珏认为,伏生的《尚书大传》,引以传《洪范》,班固的《汉书·五行志》也是根据它来考察五行的,“溯其来自纬书,则大禹之文也,纬书独此为完简”,所以孙氏历引《管子》、《淮南子》、《搜神记》

  • 毛诗细义

    二十四卷。清李黼平撰。黼平字绣子,又字贞甫。嘉应(今广东梅县)人。生卒年不详。嘉庆十年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改官江苏昭文县知县。此书多本毛传郑笺之义,以正孔颖达疏证之误。书中不乏精细之辨,然因作者信序太

  • 新加九经字样

    见《九经字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