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易图通变

易图通变

五卷,《易筮通变》三卷。元雷思齐撰。雷思齐字齐贤,抚州临川(今江西临川)人。生平不详,四库馆臣称其“宋亡之后,弃儒服为道士,居乌石观,后终于广信。事迹具袁桷所撰《墓志》”。未甚确。袁桷志墓云:“幼弃家居乌石观,”则非宋亡之后为道士也。吴全节《序》又称世祖既定江南,礼请先生为玄学讲师,亦可证其学道久且深矣。至其卒年,则约在大德六年(1302年)左右,故至顺二年吴全节称“先生之殁,迨三十年矣。”雷思齐晚年独居空山,著书除此二种外,尚有《老子本义》、《庄子旨义》、《和陶诗》等已佚,人称空山先生。《易图通变》前有大德四年雷思齐自序,当即成书于此年,四库题宋人,误。序谓河图之数以八卦成列,相荡相错,参天两地,参伍以变,其数实为四十,而以其十五会通于中。所述《河图洛书参天两地依数之图》、《错综会变诸图及河图辨征》、《河图遗论》,大旨以天一为坎,地二为坤,天三为震,地四为巽,天七为兑,地六为乾,天九为离,地八为艮,而五十则为虚数。其说与先儒颇异,而核之《系辞》、《说卦》传,无不合者,此易道之所以变化不穷也。《易筮通变》据前《序》,原即附《易图》后,凡五篇:卜筮、立卦、九六、衍数、命蓍,亦多自出新意。二书倪氏、钱氏《补元志》、朱氏《经义考》俱载之。白云霁《道藏目录》载太玄部若字号中。除四库本外,《易图通变》尚存明抄本两种,又刊入《通堂经解》,而《易筮》通志堂失刊。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二书。

猜你喜欢

  • 同仁祠录

    二卷。清孙炳奎辑。孙炳奎,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同仁祠,明嘉靖间,浙江巡抚建祠祀余姚忠烈孙燧、仁和(今浙江杭州)胡世宁、余姚王守仁。明宸濠之叛,胡世宁发觉其谋,孙燧身殉其事,王守仁成其功,故取三人事迹

  • 十三经证异

    七十九卷。清万希槐撰。希槐字蔚庭,湖北黄冈人。赵尚辅刻湖北丛书时搜访此书未得,民国十二年(1923)始排印于武昌,卷首曾国藩序作于同治九年(1868)。其书先标经文某句,提纲顶格大书。次以各经注疏、史

  • 北庐诗钞

    二卷。清陆毅撰。陆毅,字士迪。生卒年、仕履、里籍均不详。此集为陆毅诗集。分上、下二卷。上卷为古今体诗二百零八首,卷下亦古今体诗二百五十六首。其五、七言近律追琢工秀,恬淡自然,修辞典雅、托意遥深,气韵沉

  • 晋安帝阳秋

    即《王韶之晋安帝纪》。

  • 史见

    二卷,清陈遇夫撰。遇夫字交甫,广东新宁人。《史见》一书为作者杂论史事之作,遇夫谓:“史而失实,则无以垂法戒而大义不明于天下。”书中作者议论颇见史识,也较为公允,明白纯正,不为危言酷论。但其中也有书生师

  • 拾遗补艺斋遗书

    五种,七卷。清庄绶甲撰。庄绶甲字卿,庄存与之孙。生卒年不详。以附监生考取州吏目。庄绶甲曾受业于从叔庄述祖,尽通其祖庄存与经学,尤精于《尚书》。遗书所收五种为《尚书考异》三卷、《释书名》一卷、《文抄》一

  • 回溪医案 慎疾刍言

    《回溪医案》一卷,《慎疾刍言》一卷。清徐大椿(详见《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撰。《回溪医案》成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共载内科医案三十二条、妇科医案四条、外科医案十二条,共列五十五证,每证间有兼收数案

  • 丙辰日记

    一卷。清末民初王国维(见《刘祁北使记校注》)撰。该书所记起自丙辰年(1916年)元旦,止于该年三月初一,前后不足六十日。全文凡二万余言。记其居上海时学术及道友往来情况。现存稿本。后收入上海古籍出版社影

  • 后汉书注考证

    一卷。清何若瑶(详见《汉书注考证》)撰。《后汉书注考证》共八十条,每条证注不多,却很中肯。如《光武纪》中“自是始贰于更始”,据国语注释“贰”为“二心”,何氏纠李注“离异”之误。又如“野谷旅生”,据《尔

  • 春秋取义测

    十二卷。清法坤宏(1698-1785)撰。坤宏字直方,一字镜野,号迂斋,胶州(今山东半岛)人。乾隆时举人,官大理评事。治学以王阳明为宗,博通群经,尤深于《春秋》,著有《学古编》、《纲目要略》及《春秋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