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通鉴

明通鉴

一百卷。清夏燮(1800-1875)撰。燮字父(一作谦甫)、季里,别号谢山居士、江上蹇叟,安徽当涂人。道光元年(1821)中举人,历任安徽青阳、直隶临城训导,湖南安仁知县。咸丰十年(1860)入曾国藩幕府,后任江西永宁知县等。其人精通音韵,“兼深史学,留意时务”,著述颇多。有《明通鉴》、《中西纪事》、《粤氛纪事》、《五服释例》等多部著作。燮以为明代之大事,非通鉴不能经纬之,于是以《明实录》、《明史》、《通鉴纲目三编》资料为主,参考《明会典》、《一统志》及稗官野史数百种(包括清代禁书颇多)于同治元年(1862)编成是书。包括前编四卷,记明代肇起;正编九十卷,通记明代;附编六卷,记南明五王和郑成功父子事。通编始元至正十二年(1352),终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前编用元纪年,附编用清纪年。对有明一代大政叙次条理,载事详明,对正史欠备之处补充颇详。对不敢深信的史事,撰成考异,分注正文之下,对于史料鉴别,史实考订补益甚多,不仅订正了《明史》中的不少错误,并保存了丰富的史料。本书初刊于同治十二年(1873)江西宜黄官署,光绪二十三年(1897)有湖北官书处本,光绪年间有上海照石斋书局本,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沈仲九点校本。199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影印本。

猜你喜欢

  • 名臣志钞

    二十四卷。明吴孝章撰。孝章字平子,嘉兴(今属浙江)人。生卒仕履均不详。该书乃专门记载明代人的事迹。所录人物起自洪武,止于隆庆年间,共一百五十三人。其史料大抵钞录郑晓《吾学编》和王世贞《四部稿》而稍为改

  • 北巡私记

    元刘佶撰。佶临川(今属江西)人,生卒年不详。记至元二十八年(1368)闰七月二十八日至三十年(1370)正月共十七个月之事,为作者亲身闻见。当时明军逼近大都,元顺帝出逃应昌(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西达来诺

  • 初学读念法

    一卷。清吴遐龄撰。遐龄海阳(今山东海阳县)人。吴氏撰有《切韵指归》,以韵字繁多,初学难以记诵,乃依五音编成韵语,以便读念。其法以公冈骄鸡居五字以统五声,以四声为经,三十二母为纬。其间分属各音,有音无字

  • 居官寡过录

    三卷。清刘振清汇梓、李元春评阅。刘振清,字金亭,陕西朝邑县人。李元春,号时斋,陕西朝邑县人,嘉庆举人拣选知县,又改大理寺评事。后因母老,回陕西书院,教人以身心性命之学。本书原为刘振清汇梓,李元春重加辑

  • 巢县志

    二十卷。清于觉世修,陆龙腾等纂。于觉世,字赤山,山东新城县人,进士,官河南归德府司理,改授县任,清康熙七年(1668)来任巢县知县。陆龙腾,号乡先生,邑人,贡士。巢县古志无传,明季一修于弘治五年县令林

  • 陈庶常遗集

    四卷。明陈万言(约1620年前后在世)著。陈万言,字孟谔,后字居一,号鈃山,秀水(今属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授编修,改翰林院庶吉士,未及授官而卒。是集凡四卷,集中有诗

  • 坦斋文集

    二卷。明刘三吾(约1312~约1400)撰。刘三吾,名如孙,字三吾,以字行,自号坦坦翁,湖南茶陵人。元末为广西儒学副提举,明洪武十八年(1385)召为左赞善,迁翰林学士。洪武末因考试不实罪被发戍边。建

  • 论语集注考证

    十卷。孟子集注考证七卷。元金履祥著。金履祥事详见《大学疏义》条。本书是论孟章句集注之疏,因为前已有赵顺孙《四书纂疏》(《提要》中已著录),避而改题《考证》。朱熹《四书集注》注重发挥义理,而疏于名物训诂

  • 赐墨堂家集合编五种

    三十七卷。清熊宝泰(生卒年不详)编辑。熊宝泰,字善惟,一字芸眉,安徽潜山人。此书为宝泰汇辑。计有熊良巩《西园遗稿》一卷、熊文泰《四十贤人集》一卷、熊宝泰《藕颐类稿》二十卷。外集为桂之《树轩别体诗》、《

  • 琳琅秘室丛书

    三十种,九十四卷。清胡珽(1822-1861)编。胡珽字心耘,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其父胡树声为清代藏书家,所藏多宋元旧本,共千余卷,其藏书室名为“琳琅秘室”。胡珽继承其父遗志,取旧藏之书,以及自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