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时病论

时病论

八卷。清雷丰(1833-1888)撰。雷丰字少逸,衢州(今属浙江)人。其父雷逸仙学医于名医程芝田。曾集古人医书为《医博》四十卷,又自著《医约》四卷。雷氏承家学,勤奋博学,刻苦研究医学,长于温病、时症。著有《雷氏慎修堂医书三种》等书。雷氏认为古来论时病的医书很少,而一年之中,又杂病少、时病多,若不精研时病,临证未免茫然无据。主张“为时医必识时令,因时令而知时病,治时病而用时方,且防何时而变,决何时而解,随时斟酌。”故撰此书。约十万字。全书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冬伤于寒,春必病温;春伤于风,夏生飧滞;夏伤于暑,秋必阂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为纲领,集四时六气之病为目,分述时病的病因、病机、辨证、立法、证候等特点,并备有常用成方。卷一首论“冬伤于寒,春必病温”,阐发伏气致温的见解;卷二论“春伤于风”,分述伤风、冒风、中风、风寒、风热、风湿、寒疫七种时病。认为“此七者皆春令所伤之新邪”,不同于伏气为病;卷三至卷八分别论述夏季伏气之病十六种,新感之病十三种;秋季伏气之病十八种,新感之病七种;冬季伏气之病二种,新感之病四种。全书论病总计七十二种,拟“诸法”六十余则,列方一〇六首,选医案八十七例。所列“诸法”之后,详加注释,以使读者既通医理,又明方剂之性,灵活变通。此书论述颇有见地,理论联系实际,既有临床经验,且又理、法、方、药俱全,其治法和成方多有实效,切于实用,故其流传甚广,备受后世医家崇信,是常用的临床参考书,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光绪二十四年(1898)上海著易堂养鹤山房刻本、195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猜你喜欢

  • 识仁编

    二卷。明罗汝芳(详见《孝经宗旨》条)撰。此书是其门人杨起元所编。书名“识仁”取自程子“为学须先识仁”之语。此书皆提倡禅宗,随意为幻杳之论。

  • 白羊山房诗钞

    六卷。清单可惠(生卒年不详)撰。单可惠号芥舟,别号白洋山人,(约为清代乾隆、道光间人)。高密(今河北高密)人,以诸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居屋不蔽风雨。壮年后即放弃举业,致力于诗古文词,孜孜不倦,三、四

  • 海愚诗钞

    十二卷。清朱孝纯(1735-1801)撰。朱孝纯,字子颖,号海愚。江苏东海人,汉军正红旗。乾隆进士,官至两淮盐运使。能画,诗力雄放。为刘海峰先生之高足。姚鼐、王文治盛推服之,称之为“天下绝特之雄才”,

  • 吟风阁杂剧

    四卷。清杨潮观(1710-1988)撰。杨潮观,字宏度,号笠湖,金匮(今江苏省无锡市)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先后任山西、四川等地县令。他为官关心民生疾苦,政声卓著,颇有清名。奉调泸州县令时已年

  • 续宁武府志

    不分卷。清常文遴、阿克达春纂修。常文遴,山东宁海县人。出身生员,咸丰六年(1856)任宁武府知府。按宁武自清雍正三年改府以来,创修于乾隆知府魏元枢和周景柱。《续宁武府志》修于咸丰七年(1857)。该志

  • 堆垛求积术

    一卷。清董祐诚(详见《割图连比例图解》)撰。中算垛积术自沈括、秦九韶、杨辉、朱世杰等人工作,多有建树。清陈世仁《少广补遗》对此作了总结性工作,引起了不少中算家的研究兴趣。董祐诚《堆垛求积术》(1821

  • 谰言长语

    一名《谰言编》,一卷。明曹安(生卒年不详)撰。曹安字以宁,号蓼庄,松江华亭(今上海市)人。正统九年(1444)举人,官安丘县教谕。曹安博学能诗文,素负才名,著述甚富,其诗文集等均已佚失。此书多据其所见

  • 经字正蒙

    八卷。清李文沂纂。文沂字鲁南,广东吴川人,诸生。是书首有汪鸣銮、陈兰彬二序,又有作者的自序及凡例。内容则按《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礼记》、《周

  • 秋水阁文抄

    一卷。清陈维岳(约1669年前后在世)撰。陈维岳字纬云。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检讨陈维崧之弟,与仲兄陈维嵋皆有文名,得徐乾学、朱彝尊的推重。晚年自定古文百篇,即《秋水阁文抄》一卷,其季弟欲附刻于维

  • 兴安县志

    十卷首一卷附续志一卷,清黄海修,蒋若渊纂。黄海,字鲸涛,福建莆田人。拔贡,知县。蒋若渊字静涵,广西兴安人,康熙五十九年(1720)举人。兴安旧有纪事二十九页,略载风土人物,自明嘉靖后一概失纪。乾隆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