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语

新语

二卷。亦称《陆子》。汉陆贾(约前240-前170)撰。陆贾楚人,秦汉之际著名的舌辩之士,以客从刘邦定天下。授太中大夫。在吕后掌权期间,被免家居,孝文帝刘恒当权又重任太中大夫。西汉初两次出使南越,都成功地说服了南越王尉佗臣服朝廷,维护了国家的统一。一再建议刘邦要文治,“文武并用”才能长治久安;在诸吕擅权阴谋作乱之际,力劝丞相陈平靠近太尉周勃,加强将相之间的团结,以免分裂;又在公卿大臣间,游说,故在平定诸吕作乱中,做出了积极贡献。《汉书·艺文志》著录:“《陆贾》二十三篇。”梁阮孝绪《七录》谓《新语》二卷。《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皆著录:“《新语》二卷,陆贾撰。”今存有《新语》二卷本或一卷本,均为十二篇。是书篇目为:一《道基》,二《术事》,三《辅政》,四《无为》,五《辨惑》,六《慎微》,七《资质》,八《至德》,九《怀虑》,十《本行》,十一《明诫》,十二《思务》。书中多阐述《春秋》、《论语》之文。主张崇王道,黜霸术,识贤任贤,以德教化,修养生息。反对秦始皇的侈骄。提出了“广思而博听”,“进退循法,动作合度,闻见欲众,而采择欲谨”的卓见。对《新语》真伪的看法,从宋以来,有两种针锋相对的意见:一认为《新语》是伪书。最初是宋代黄震在《黄氏日抄》中提出的。主要有以下几点根据:一,其文烦细,不类陆贾豪杰士所言,当时无《五经》的称呼,无对偶文;二,《汉书·司马迁传》云,迁取《战国策》、《楚汉春秋》、《陆贾新语》作《史记》,唯《新语》之文不见于《史记》;三,《穀梁传》至汉武帝时始出,而《道基》篇末乃引“穀梁传”文,与时不符;四,《本行》篇曰:“表定六艺”非贾所为;五,《新语》本儒家书,而今本多道家说等。与之相反的意见则认为《新语》是真书。清唐晏《重补陆贾新语跋》云:“陆氏著此书,去秦焚书才六年耳,其所读者,未焚之《穀梁传》也。至汉武帝时则为再出矣,故所引者今本无之也。”罗根泽亦认为《新语》是陆贾的著作,根本不是伪书。据《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载:“司马迁曰:‘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居马上而得之,安事《诗》、《书》!’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以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陆生乃祖述存亡之征,凡著十二篇。每奏一篇,高帝未尝不称善,左右呼万岁。号其书曰《新书》。”《汉书·艺文志》儒家著录为《陆贾》二十三篇,不写成《新语》是把《新语》和其他著作放一起的缘故。”《新语》中有道家之言是很自然的,反映汉初黄老之术的实际情况,符合时代特点。这些都不能作伪书的根据。因此《新语》为真,是研究陆贾思想的可靠史料。《新语》有各种版本:明弘治间李廷梧刻本,明范氏天一阁刻本,万历中胡维新辑刻《西京遗编》本,皆二卷本。民国八年(1919)上海扫叶山房石印《百子全书》本,《汉魏丛书》本,《诸子集成》本,1956年中华书局排印《诸子评议补录》本。

猜你喜欢

  • 金石存

    十五卷。清吴玉搢撰。吴玉搢(1669-1774),字山夫,号钝根老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岁贡生,晚年为凤阳县(今属安徽省)训导。本书著录金石文字共一百四十八种。前五卷为篆书,曰篆存;后十二卷为隶书

  • 嵩崖尊生全书

    见《嵩崖尊生书》。

  • 别本汪文定集

    十三卷。宋汪应辰(1118-1176)撰。应辰初名洋,字圣锡,信州玉山(今属江西)人。宋代作家。绍兴五年举进士第一。累官秘书省正字。时秦桧当权,主张与金国讲和。应辰上疏力言其因循无备。上下相蒙,将应辰

  • 临晋县志

    ①十卷。清齐以治修,王恭先纂。齐以治,湖北应城人。出身进士,康熙二十四年(1685)任临晋县知县。按临晋旧志,远不可稽。明万历三十一年(1603)邑令高向辉曾重修之,传本极为罕见。据此志序例言:明万历

  • 伊阙石刻图表

    二卷。清代关百益(生卒年不详)撰。《伊阙石刻图表》一书,是我国记载龙门石窟艺术之先声。该书分为上、下两卷。卷首附有伊阙著名石窟表,著名诸窟所占空间区域。然后,列举名称、位置并加以说明。图的部分,又分为

  • 午梦堂全集

    十五卷。明叶绍袁(1589-1648)编。叶绍袁字仲韵,别号天寥道人。江苏吴江人。早负才名,天启五年(1625)进士,曾任工部主事。因不耐吏职,以母老告归。明亡后,他弃家为僧,号粟庵。其妻沈宜修(宛君

  • 南宫奏牍

    二卷。高拱撰。高拱(1512-1578),明河南新郑人,字肃卿。嘉靖壬戌(1562)进士,擢庶吉士,逾年授编修,累官文渊阁大学士。嘉靖四十五年(1566)由内阁首辅徐阶引荐入阁。隆庆元年(1567)与

  • 孝友传

    二十四卷。明郭凝之撰。凝之字正中,海宁(今属浙江)人。生卒不详。天启四年(1620)举人,官至兖东兵备副使。该书主要记叙历代孝友人物事迹,录自商代,下至元末。体例上按代编次,但猥杂太甚,有些人物,虽以

  • 石龙庵诗草

    四卷。附刻 二卷。明徐学诗(1517-1567)撰。徐学诗字以言,别号龙川,上虞(浙江绍兴)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选郎中。以劾严嵩父子罢职。隆庆(1567)初起南京通政司参议,

  • 江南北大营纪事本末

    二卷。清杜文澜(详见《平定粤匪纪略》)撰。咸丰三年(1853)二月,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清钦差大臣向荣尾追太平军到天京城东沙子冈,三月,移扎孝陵卫,建立江南大营,围攻天京。咸丰三年三月,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