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译华严经音义

新译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释慧苑撰。是书《开元录》卷九著录,云:“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华严一宗,尤所精达。以新译之经,未有音义,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字书,撰成二卷,俾读之者,不远求师而决于字义也。”《华严经》开元以前有两种译本:一是东晋义熙末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卷,三十四品,称《六十华严》或《旧译华严经》。《玄应音义》卷一所释即此书。二是唐武后证圣间实义难陀所译,八十卷,三十八品,称《八十华严》或《新译华严经》。慧苑所释为此书。本书慧苑自序云:“少玩兹经,索隐从师,十有九载。”慧苑为华严藏门人。华严藏者,今称华严宗三祖,《宋高僧传》卷五有传,名法藏,字贤首,康居人,卒于先天元年(712年),年七十。慧苑尚著《华严疏刊定记》二十卷,不尽守师说,故每为澄观之《华严玄谈》所诃,《佛祖统纪》言:“法藏既亡,慧苑悉叛其说。”指此也。今《刊定记》见影印续藏,不全。《新译华严经音义》亦仿《经典释文》体例,将经文难字录出,注音训于其下,并广引字书及传记以明之。清张秋水(鉴)有手钞《华严经音义》之跋(见《冬青馆甲集》卷五),云:“辛酉(1801年)春,纂修《两浙盐法志》,开局于西湖昭庆寺,寺故有藏经,因借得《华严经音义》,爱之,录其副,为亡友刘疏雨假去未还。乙丑(1805年)夏,在琅爟仙馆睹是本,复竭四昼夜之力录之。所引书如张揖《埤苍》、杨承庆《字统》、李彤《字指》、阮孝绪《文字集略》,世不经见;说经家如《孝经》郑注、《孟子》刘熙注、《国语》贾逵解诂、《月令》蔡邕章句、《周易》刘瓛义疏、《尚书》王肃传、《诗》韩婴传、《庄子》司马彪注,尤足宝贵。此书出,其为当世见重宜何如?”玄应《一切经音义》兼注群经,故文字较简,此书专注一经,故文字较繁。张之洞《书目答问》以二书(《玄应音义》及本书)附经部小学类,曰:“二书所引古书及字书,古本甚多,可资考证,故国朝经师多取资焉,于彼教无与也。”慧苑书版本,大别为藏本与儒本两系。藏本两种:一、二卷本,宋元明南藏等属之;一、四卷本,明北藏及嘉兴藏属之。此书自《开元录》著录,以迄明南藏,皆二卷,明北藏始析一卷为两卷,嘉兴方册藏因之,故有四卷。儒本五种:一、臧镛堂本,二卷,叙录一卷,嘉庆四年(1799年)刻。所刻者为南本,而序误为北本。臧本与藏本及诸儒本大异者,乃凡音译之梵言,悉从删削,仅存义译之文,诸家称此本为删节本,然此本刻于粤,版式甚精。二、陈氏丛刻本,二卷,道光间江宁陈宗彝刻。三、守山阁本,四卷,道光间刻,出自嘉兴藏本。四、粤雅堂本,四卷,咸丰四年(1854年)刻。自言出北藏本。五、曹籀本,二卷,取臧氏节录本与《玄应音义》合刻。

猜你喜欢

  • 存古约言

    六卷。明吕维棋(1587-1641)撰。吕维棋字介孺,号豫石,新安(今属河南)人。万历四十一年(1613)中进士。历任兖州推官、吏部主事、尚宝卿、太常卿、南京户部侍郎、南京兵部尚书等职。曾讲学于芝泉书

  • 遁甲演义

    二卷。明程道生撰。程道生生卒年不详。字可生,海宁(今浙江海宁县)人。世人言“遁甲”皆以为祖于《洛书》,但《河图》以图名,当有奇偶之象,《洛书》以书名,当有文字之形。故班固以为六十五字(见《汉书·五行志

  • 姑山事录

    八卷。清吴肃公(详见《诗问》)、杜名齐合撰。记述明末沈寿民事迹。沈寿民字眉生,宣城人。崇祯中巡抚张国维荐之于朝。曾上疏弹劾杨嗣昌夺情误国、熊文灿不能制敌之罪。后归隐姑山。吴肃公、杜名齐皆其门人,乃作此

  • 才叔遗文

    一卷。清管乐撰。管乐,字才叔,江苏武进人。诸生。生卒年未详。少与兄晏均负才名,为诸侯上宾。曾国潘督两江,颇重其名。但未及有何功各,便病逝扬州。同乡恽伯方赠挽联云:“一生负王佐才,江左夷吾犹未老。半世作

  • 逍遥园集

    二十卷。明穆文熙(约1575年前后在世)撰。穆文熙,字敬止,山东东明人,生卒年不详。嘉靖四十一年(1562)进士,官吏部员外郎。著有《七雄策纂》。是集为南师仲所编。凡二十卷。其中诗十卷,文十卷。《明史

  •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菜。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人君子,万寿无期。南山有桑,北山有杨。乐只君子,邦家之光。乐只君子,万寿无疆。南山有杞,北山有李。乐只君子,民之父母。乐只君子,德音不已。南山有栲,北山有杻。

  • 周礼撮要

    一卷。清潘相(1713-1790)撰。潘相字润章,湖南安乡县(今属湖南)人,乾隆癸未(1763)进士,官至昆阳知州。书首有黄宜中乾隆十八年(1753)序,书凡六篇,天、地、春、夏、秋五官各为一篇,以《

  • 西山日记

    一卷。明丁元荐(1563-1628)撰。丁元荐,初学于许孚远,性慷慨而负气节,官尚宝司少卿。著有《西山日记》二卷。这部书收录从洪武年迄万历年间朝野事迹。内容以英断、相业、延揽、才略、深心、名将、循良、

  • 绿筠轩诗

    四卷。清张元(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张元字殿传,淄川(今山东济南)人,张庆笃之侄。生卒年均不详。雍正四年(1726)举人,官鱼台县教谕。张元工诗,少时与高凤翰、朱令昭等同结柳庄诗社。张元诗法本王士

  • 扶风班氏遗书

    三种,三卷。民国张鹏一(详见《关陇丛书》)辑。张鹏一认为三辅人材,东汉最盛,而武达文通,萃于一门,父作子述,秀钟女师者,尤以扶风班氏为最,于是辑班氏遗书。三种为后汉班彪《叔皮集》一卷、后汉班固《兰台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