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文明小史

文明小史

六十回。题“南亭亭长新著”,作者为晚清李宝嘉(详见《官场现形记》)。长篇小说,写戊戌变法前后社会状况。当时清王朝已摇摇欲坠,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发起“维新变法”运动。而慈禧太后为抵挡革命势力的发展,也挂起假维新招牌;一些投机官僚和假进步的知识分子,也侈谈“维新”。作者在该书中从“维新”、“立宪”的角度暴露了清廷官吏的守旧和腐败昏庸,也揭穿了假维新的真面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反抗斗争,反映了帝国主义势力的侵入局面,以及社会上新旧思想的尖锐冲突。该书涉及的社会生活面十分广泛:从国内到国外,从通商城市到穷乡僻壤,遍及全国各省;接触的问题:从内政到外交,从统治集团到劳动群众,从假维新派到守旧党。作者倾向鲜明,在书中尖锐指出:不管是假维新派还是守旧党,都离不开一个“钱”字,都是谋升官发财之道。该书在广泛的背景上对晚清官僚的对外态度和兴学实质作了一个总结,对于了解晚清特别是戊戌事变(1898)之后几年的中国社会状况有认识价值,具有晚清谴责小说的共同特征。作者以生动的笔法刻画了诸多不同性格,令人读后难忘。但与《官场现形记》一样,情节不甚集中,艺术概括的笔力不足。内容上也有诋毁义和团运动和对民主革命持反对态度的错误倾向。作者把解决社会问题的出路寄托于理想人物平中丞的出洋考察上,其社会理想是宣扬改良主义。该书于光绪癸卯(1903)开始连载刊于《绣像小说》,1906年由上海商务印书馆始铅印单行本。1955年北京通俗文艺出版社出版,删去图及“自在山民”的评语,对原本诋毁义和团和革命党的内容亦加删削。1957年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亦出此书。

猜你喜欢

  • 六书溯源

    十二卷。元杨桓撰。杨桓生平著述见《六书统》。此书专收《说文》所无之字或附见于重文之字,为之推原作篆。杨氏想以古文字材料驳正《说文》,但当时古文字材料甚少,不免自凭胸臆,妄生穿凿,多不足取。卷一为会意,

  • 苏材小纂

    六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因生枝指,自号枝生,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诗人、书法家。弘治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府(南京)通判。未几谢病归。与唐寅、文征明、徐

  • 味静斋文存

    四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之生平仕履见《味静斋诗存》条。此文存有正、续各二卷。其《文存续选》二卷,由金坛冯煦选定。道咸以来,山阳文派有二,潘德舆有《养一斋集》,鲁一同有《通甫类稿》,徐

  • 湖南丛书

    八种,六十九卷。湖南丛书处编。丛书无总目,又无编者名氏,据丛书所收各书序跋为彭公望,刘腴深、刘宗向、孙文昱等人所作,估计以上诸人即为丛书编者。丛书所收八种均为湖南乡贤著述,计唐人两种:刘蜕《唐刘蜕集》

  • 浙东纪略

    一卷。明末清初人徐芳烈撰。徐芳烈,字涵之,浙江萧山人,选贡出身,鲁王时曾官中书舍人,生卒年月及事迹未详。《浙东纪略》记乙酉年(1645年)清兵破金陵,弘光出走,浙东抗清一年间情事。是时清尚未能统一江南

  • 莆风清籁集

    六十卷。清郑玉臣(生卒年不详)编。王臣字慎人,一字兰陔,莆田(今属福建)人。乾隆六年(1741)拔贡生,官至兰州知府。著有《兰陵诗话》、《莆风清籁集》。此集为地方诗总集。共六十卷,所选兴化一地,从唐代

  • 汉魏名文乘

    不分卷。明张运泰、余元熹同编。二人皆闽中书贾。生卒履迹皆需考。所录共六十家。杂采何镗《汉魏丛书》、张溥《百三家集》二书而成。只增公孙宏文,伪题曰公孙子。赵充国文,伪题曰《赵营平集》。又改东方朔文为吉云

  • 休复居集

    三种,十三卷。清毛岳生(1791-1841)撰。毛岳生字申甫,又字兰生,江苏宝山(一说嘉定)(今属上海)人。以诸生身份承袭云骑尉。曾从姚鼐学古文,又为钱大昕之再传弟子。三种为《休复居诗集》六卷、《休复

  • 皇明十六朝广汇记

    十八卷。明陈建(详见《皇明从信录》)撰。该书前几卷题名《皇明广汇记》,后几卷曰《十六朝广汇记》。汇辑洪武至天启朝时事,且于辽事记述尤详,所记诸事,间注出处。有明崇祯年间友石居刊本。

  • 治河方略

    十一卷。清靳辅撰。靳辅(1633-1692),字紫垣。汉军镶黄旗人。顺治中以官学生考授国史院编修。康熙初历内阁学士、安徽巡抚。康熙十六年(1677),选授河道总督,主持治黄河工程。在任十余年,河患大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