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支遁文集

支遁文集

二卷。东晋支遁(?-366)撰。支遁为东晋高僧、诗人。俗姓关,字道林,世称支公、林公,别称支硎,陈留(河南开封一带)人。一说为河东林虑(河南林县)人。家世信佛。支遁自幼天资过人,善谈名理,二十五岁出家。成帝时曾留滞京师三年,后还东山,晚年收迹剡中。支遁精通佛理,雅好老庄,善于清谈。又能书善诗,其诗多掺入佛家禅理与老庄玄言。“理过其辞,淡乎寡味”(钟嵘《诗品·序》)。但也有些抒写自然景物的诗,写得比较生动、细致,得意时往往情意高迈,笔墨潇洒,也有可诵之句。《隋书·经籍志》著录有文集八卷,已佚。今存诗文见逯钦立《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晋诗》卷二十)和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晋文》卷一百五十七)。《支遁文集》上下二卷,为冯彦渊旧物,从宋本抄出。上卷收《咏怀》诗五首;《述怀》诗二首;《土山会集》诗三首;《咏利城山居》一首;《咏禅思道人》一首;《四月八日赞佛》诗一首;《咏八日》诗三首;《五月长斋》诗一首;《咏大德》诗一首,计十八首诗。下卷收《上皇帝书》、《座右铭》、《释迦文佛像赞》、《阿弥陀佛像赞》、《诸菩萨赞》十一首,共文十五篇。考林公有集十卷,当时盛行,其佚当在唐宋之间。此集疑是宋人缀集丛残之作而成。今存明抄本。

猜你喜欢

  • 元清乐府小令十二种

    十二卷。不著撰人。是编汇辑《张小山小令》二卷、《乔梦符小令》一卷等,共六七种,书随刊随印,散见各处,不知所刻共有多少种。以所汇刻者皆由元迄清诗词小令,故题曰元清小令。每卷所记,皆注其年月,可以考其出处

  • 明百家诗选

    三十四卷。明朱之蕃(约1610年前后在世)编。朱之蕃字元介,一作字元升,号兰嵎。山东茌平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累吏部右侍郎。著有《奉使稿》。是编前有万历四十四年(1616)自序

  • 公羊墨史

    二卷。明周拱辰撰。拱辰字孟侯,桐乡(今浙江桐乡)人,明于经字。明亡隐居,屡征不起。著有《公羊墨史》二卷、《南华真经隐史》九卷、《离骚草木史》十卷、《离骚拾细》一卷、《圣雨斋诗文集》十卷、《问鱼篇》一卷

  • 南畇稿

    三十九卷。清彭定求(1570-1645)撰,彭定求,字勤止,一字南畇,又字访濂,晚号止庵。学者称其为“南畇先生”。长洲(江苏苏州)人。康熙二十五年(1686)擢一甲一名进士。授修撰。迁国子监司业,晋侍

  • 太仓直隶州志

    四十卷。清吴承潞修,叶裕仁等纂。吴承潞,曾任太仓知州。叶裕仁,邑人。光绪二年,太仓知州吴承潞设立志局,延聘名流,据《嘉庆志》为底本,参考前志,并搜罗里志之可摘者,重纂太仓直隶州新志。后因嘉定、宝山、崇

  • 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

    见《前汉书平话》。

  • 尚书协异

    二卷。清戴祖启撰。戴祖启字敬咸,别字东田,号未堂,江苏上元(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官国子监学正。戴祖君在其“序说”中说:“窃简唐本先为协异,以明古今文字小异而不失大同。然

  • 天文须知

    一卷。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撰。傅兰雅以天文书理多深奥,初学难明,特将其中要理摘集成编。首论地球,次论太阳、次论太阴、次论行星、次论彗星、恒星,次略论天文诸器。至若测量推算,则皆略而不详,属启蒙

  • 东溪日谈录

    十八卷。明周琦(生卒年不详)撰。周琦字廷玺,马平(今广西柳江)人。成化十七年(1481)中进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曾师事洛阳阎先生,而阎受业于薛瑄。故其学以程朱为本,复性为主。他为人端直谨厚,见重乡

  • 伤寒审证表

    一卷。清包诚(生卒年不详)撰。包诚字兴言,泾县(今属安徽)人。同治年间曾官湖北同知。从学于张宛邻,私淑黄元御。张宛邻崇拜黄元御之医术,令包氏校雠黄氏诸书。包氏尤致力于《伤寒论》的研究。认为《伤寒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