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拜经楼丛书

拜经楼丛书

三十一种,九十八卷。清吴骞辑刊,清朱记荣重刊。吴骞字槎客,一字兔林,浙江海宁州(今浙江海宁西南)人。贡生出身,笃嗜典籍,喜刊古书,遇善本书则倾囊购之,家藏书不下五万卷,筑拜经楼藏之,晨夕展诵。能画工诗,嘉庆间卒,年八十一,有《拜经楼诗文集》传世。朱记荣字懋之,号槐庐,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以贩鬻书籍为业,光绪间侨居松江,筑槐庐以藏书,曾辑刊《槐庐丛书》、《校经山房丛书》等,有《金石全例》行世。吴骞初刊《愚谷丛书》,并无总目,仅收《谢宣城诗集》、《谗书》、《拜经楼诗话》三种,后来随得随刊,均成于乾嘉之际,并无《拜经楼丛书》之名。至光绪年间,朱记荣重加编定,方定名为《拜经楼丛书》,共十种,加上原来陆续刊行者,共达三十一种,主要有《陶靖节先生诗》、《谢宣城诗》、《国山碑考》、《诗谱补亡后订》、《桃溪客语》、《拙政园诗集》等等。丛书所收各书以诗文集及诗文评为主,崇尚风雅,颇具别裁,非为钞撮成书、拾人牙慧者可比,受到学界推崇。主要通行本有清乾嘉间海昌吴氏刊本《拜经楼丛书》(一名《愚谷丛书》)、清光绪十一年会稽章氏鄂渚刊本《重刊拜经楼丛书七种》、清光绪二十年(1894)吴县朱氏校经堂刊本《重校拜经楼丛书十种》、民国初上海博古斋汇辑影印本《拜经楼丛书三十种》等。

猜你喜欢

  • 仪礼纂要

    一卷。清黄元善(?-1902)撰。元善为湖北钟祥县(湖北省中部)人。咸丰九年(1859年)进士。由户部郎中补河南道御史,光绪八年(1882),授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给事中,授贵州粮储道,历署贵州布政

  • 非石日记钞

    一卷。清钮树玉(生卒年不详)撰。钮树玉字匪石,吴县(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博览群书,著有《说文解字校录》、《说文新附字考》等书。此书是作者在紫阳书院从师于清代学者钱大昕时所作的学习日记。日记时间开始于乾

  • 临法书

    四卷。清陈兆崙(1700-1771)书。陈兆崙,字星斋,号勾山(一作句山),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雍正八年进士,后官至乾隆时太仆寺卿。陈兆崙工于书法,尤善临摹,梁闻山曾称赞他的临书不求工而工,不求似而

  • 三苏文粹

    七十卷。不著编辑者名氏,前后亦无序跋。其曰“文粹”,为因循陈亮《欧阳文粹》之例。此书凡苏洵文十一卷,苏轼文三十二卷,苏辙文二十七卷。所录皆议论之文,盖备场屋策论之用。收入《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加以介

  • 朗吟阁法帖

    十卷。清世宗雍正(1678-1735)书。清世宗雍正,即爱新觉罗·胤禛,清圣祖第四子,初封雍亲王,康熙末,得隆科多等人的帮助谋得帝位,1722-1735年在位,年号雍正。雍正即位后用高压手段统治天下,

  • 十六国考镜

    一卷。旧本题为宋石延年撰。石延年(994-1041)字曼卿,一字安仁。北宋应天宋城(今河南商丘南)人,先世居幽州(今北京西南)。屡次应举皆不第。真宗时为三班奉职,迁大理寺丞,上书请太后归政。历任通判海

  • 离骚赋补注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俊声,字丰芑、号允倩,吴县(今江苏吴县)人。屡应进士试,不第。道光中以举人授黟县训导,后因呈《说文通训定声》,赏国子监博士衔。寻擢扬州府学教授,引病未赴官。一

  • 研几图

    一卷。旧本题宋王柏(详见《书疑》)撰。是书前有自序云,温习旧书,有未解者,因画成图,沈潜玩索,万理悠然而辐辏。考《宋史·王柏传》虽载伯曾撰《研几图》,但其本不传,元代诸儒亦未尝一字提及此书。至明永乐中

  • 长治县志

    ①八卷。清于公胤、姜宣纂修。于公胤字星沙,湖南善化县(今长沙)人。副贡生,顺治十八年(1661)任长治县知县,后升刑部主事。姜宣字西岩,湖北武昌县(今属武汉)人,进士出身,康熙八年(1669)任长治知

  • 性理辨义

    二十卷。清代王建衡撰。王建衡见《读史辨惑》条。全书分二十篇,十五门类、计有“原理”、“原气”、“原天”、“原生物”、“原性”、“原命”、“原道”、“原德”、“原伦”、“原学”、“原鬼神”、“原人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