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扪虱新话

扪虱新话

十五卷。北宋末南宋初陈善(生卒年不详)撰。陈善字敬甫,又字子兼,号秋塘,福州(今福建福州)罗源人。生平事迹不详。据卷首门人陈益序称,陈益自入乡校即闻先生大名,后从其游,成为弟子,知道陈善著有《窗间纪闻》一书,“贯串经史百氏之说,开抉古人议论之所未到”。后改书名为《扪虱新话》,刻版流传。全书以考论经史诗文为主,兼及杂事,分门别类,一事一题,共二百余则。《四库全书总目》谓是书,颇为冗琐,持论尤多舛驳。大旨以佛教思想为正道,以王安石为宗主。故于宋人中诋毁欧阳修、杨时、陈东、欧阳澈等。而以诋毁苏洵、苏轼、苏辙尤力,甚至议论苏辙比附神宗于曹操。于古人之中,主要诋毁韩愈、孟子等人。误读《论语》,甚至以为江西马师在孔子之上。而对周邦彦谀颂蔡京诗,所谓“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则丝毫无讥。又谓“观其书颠倒是非,毫无忌惮,必绍述余党之子孙,不得志而著书者也”(《四库全书总目》存目)。宋代自王安石变法以来,即分朋立党,政见颇为不合,后人对此评价,意见亦不一致。陈善对王安石一派未加诋毁,四库馆臣即斥以绍述余党一派,谓其完全颠倒是非,一无可取,亦属门户之见。其实,书中考论经史诗文,对韩愈、孟子提出疑义,也是一家见解,不能完全斥之大错。至于记述许多遗闻逸事,宗主王安石,亦不应全非。书中保留与时人及后人一概否定王安石的不同见解及可贵资料,更为后人研究历史所难得。所以,此书不宜全废,可资参考。钱曾《读书敏求记》记载此书有二种版本,一种不分卷,卷末有绍兴己巳(1149)陈善自跋;一种分十五卷,而无自跋。四库馆臣考证,十五卷本亦有自跋。今观其书,有二跋语,一作于绍兴己巳正月二十一日,一作于绍兴二十七年(1157)三月一日。据陈善自跋称,先成一帙,流传后,又理旧楮,兼摭新闻,以成第二集。因此,今传版本,卷帙不一,但内容大体相同,未有遗失。《津逮秘书》、《宋人小说》作十五卷,《宋人小说》又附补遗一卷。《儒学警悟》、《丛书集成初编》分上集四卷、下集四卷、共八卷。《唐宋丛书》、宛委山堂《说郛》节选本作一卷。商务印书馆《说郛》本不分卷。

猜你喜欢

  • 祝氏事偶

    十五卷。明祝彦(生卒年不详)撰。祝彦字元美,山阴人。万历元年举人。本书采辑古代史传中记载古今事迹相同的内容,模仿《世说新语》的门目,分条引录,按类编次。旧目录所不能包括的部分,又分为天、地、人三部排列

  • 问奇集

    一卷。明张位(生卒年不详)撰。张位字明成,新建(今属江西)人。隆庆戊辰(1568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著作尚有《词林典故》,《周易参同契注解》、《闲云馆集抄》等。这是一部考证诸字形声训

  • 惜阴书屋诗集

    残卷。清李毓恒(生卒年不详)撰。李毓恒字冬函。山东济宁州(今济宁市、金乡、嘉祥一带)人。清咸丰、同治间在世。为庠生。不乐仕进,以诗、酒终其身。《惜阴书屋诗集》仅存卷三。李毓恒耽于潜修而不求闻达,其诗造

  • 逸诗

    一卷。朝鲜申绰撰。该本前有申氏自序,序云:“古者逸诗,自有其书。故释文衡门篇下,有云逸诗本作,而今不可见。其逸诗之残篇断章,兹随手采录,缮写一本。其似诗非诗,如谚若俚者,不敢辄收,弃亦可惜,并姑附见卷

  • 文安县志

    八卷。清杨朝麟修,胡淓纂。杨朝麟,字蔚斋,满洲正白旗人,康熙三十九年由藁城知县调知文安,四十一年升顺德府漳河同知。胡淓,字淇澜,文安人,候补内阁中书。杨朝麟任邑县知县后,因县志已三十年未修,遂集邑中士

  • 天玉经内传

    三卷、外编一卷。旧本题唐杨筠松(详见《撼龙经》)撰。此书不见于宋代诸家书目,传说杨氏师弟秘之不行于世,宋代吴克诚遇真人得受此经,其子吴景鸾发明其义,撰《天玉经外传》。据此,知其书始出于宋,是否为唐人之

  • 江南通志

    ① 七十六卷。清于成龙等修,张九征、陈焯纂。于成龙详见河北康熙《畿辅通志》。张九征,字公选,号湘晓,清丹徒人。顺治四年进士,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陈焯,字默公,清桐城人,顺治进士,官至兵部主事。康熙

  • 正觉楼丛书

    二十九种,七十五卷。清李瀚章编。李瀚章字筱荃,安徽合肥人,为李鸿章之兄。太平天国起义时,跟从曾国藩,后官至两广总督,卒谥勤恪。是书所收略分四部,经部收清庄有可《周官指掌》五卷等。史部收清钱大昭《三国志

  • 旧馆坛碑考

    一卷。清翁大年撰。翁大年,详见《陶斋金石文字跋尾》条。旧馆坛碑为梁上清真人许穆之碑,碑文为陶宏景所撰。碑在茅山玉晨观(见刘大彬《茅山志》)。嘉靖年间玉晨观毁于火,拓本亦少流传。翁大年所得系潘耒旧藏,顾

  • 褒忠录

    ①七卷。明末清初郝明龙(生卒年不详)编撰。该书记其父郝景春殉难湖北房县经过。景春字和满,江苏江都人,万历四十年(1612年)举人。知房县时,县城为张献忠攻陷,景春被捕,不屈而死,其子鸣鸾同遇害。事迹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