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御制道德真经疏

御制道德真经疏

十卷。唐李隆基(详见《御注道德真经》)撰。唐玄宗开元二十年(732),曾有左常侍崔沔与道士王虚正、赵仙甫等学士参议修《老子疏》。李隆基撰《道德真经注》之后,又采诸臣之说,作《道德真经疏》。其书《释题》称经之大旨在“明道德生畜之源”。说万物资之而通生谓之道,物得之而生者谓之德。所以说“通生曰道”,“得生曰德”。认为道与德是体与用,全与分、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认为体用之名可散而体用之实不可散,其名虽二而其实为一。总之,此书要旨是以体用而解释道德,强调“明精要不必定名于上下。”此书在流传过程中卷数有所不同。《新唐书·艺文志》载《唐玄宗道德经疏》八卷,其中注二卷,疏六卷(见四卷本《外传》)。《宋史·艺文志》、《崇文总目》、《郡斋读书志》、《日本见在书目》都著录为六卷。《续修四库全书提要》称:“新唐志称八卷者,或注疏误合之本。今作十卷者,盖后人妄分也”。这里称注疏误合很有道理,而认为后人妄分则有失偏颇。今据明《道藏》本仍作十卷,似为注四卷,疏六卷之合。唐玄宗作此书,是为其注讲疏,所以较其注本详细。是后世研究《老子》的重要古籍之一。现存明《道藏》本。

猜你喜欢

  • 夏小正小笺

    四类。清王贞(生卒年不详)撰。王贞,字彦明,别号月池主人,安徽婺源人。书首有自序,略言:“先民有言,《夏小正》即孔子得夏时于杞之书,汉太傅戴氏尝为之传,合而订为礼书。隋唐以降,有别自为卷行世者。宋政和

  • 韩诗遗说补

    一卷。清陶方琦撰。陶方琦字子缜,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翰林院编修。该书为补臧庸《韩诗遗说》而作。陶氏根据诸书及陈乔枞本,既对臧氏本作了校改,又辑录补充其遗漏的部分。所

  • 丁松生年谱

    四卷。清丁中立编撰。中立字修甫,清末浙江钱塘人,光绪十七年(1891)举人。该谱述其父丁丙生平事迹。丁丙字松生,古文献学家,藏书家,一生以藏书为乐,著有《八千卷楼书目》与《善本书室藏书志》。该谱撰写方

  • 音韵正讹

    四卷。清孙耀撰,同郡吴思本订。耀字廷灿,安徽宣城人。是书按四声析为四卷,以六十五韵为目,平声凡二十九韵,曰天韩元蓝班林阴紬忧胡夫王刚洪公何梭痴畀齐梅姚萧怀皆沙麻蛇遮;上声凡十五韵,曰雨两李鬼草井孔雅扯

  • 阮子政论

    一卷。三国魏阮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阮武,字文业,陈留(今河南开封市东南)人,官至清河太守。《隋书·经籍志》称有《阮子正论》五卷,《旧唐志》、《新唐志》作《政论》,《意林》著录《阮子》四卷,

  •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

  • 四书明儒大全精义

    无卷数。清汤传榘撰。汤传榘字子方,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是书尊崇朱熹,虽遍采诸家,而引《读书录》、《困知记》、《居业录》数书最多。自言“尝博涉于先儒之义,每览一编,辄举其有发明者,分章撰录。积二

  • 大学讲义

    ① 一卷。清朱用纯(1617-1688)撰。用纯字致一,号柏庐,江苏昆山(今江苏昆山)人。清理学家。其学恪守程朱,专倡主敬。所著《治家格言》(也名《朱子家训》),清中叶后传播甚广。还有《大学中庸讲义》

  • 笥河诗集

    二十卷。清朱筠(1729-1781)撰。朱筠字竹君,一字美叔,号笥河,朱珪弟。大兴(属北京地区)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累官安徽学政。筠博闻宏览,好奖掖后进。所居椒花吟舫,聚书数

  • 何文简疏议

    十卷,何孟春撰。何孟春(1474-1536),明湖广郴州(今湖南郴县)人。字子元,号燕泉。弘治癸丑(1493)进士,授兵部主事,进员外郎、郎中。正德(1506-1521)初以右副都御史巡抚云南。嘉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