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律服考古录

律服考古录

一卷。清杨峒撰。杨峒,山东益都县人,生平及生卒年未详。该书内容是考证古代服丧之礼,其体例是先录有关条目,再考证《仪礼》以及历代不同说法列于后。至于《仪礼》所列“大夫降服”等条文,不是清代所用,及衰服等用法,变服、除服的仪节等都未录著。此书卷上载《大清律服制》,凡斩衰、三年服丧、齐衰、杖期都一一罗列;卷下凡齐衰五月之礼、齐衰三月之礼、大功九月、小功五月、服缌麻三月之礼都一一罗列。此书无殇服,因为殇服为清代《律服制》所不载。卷下内容都是先列《律服制》正文,接着引经传及诸儒之论说,只是对养母的服丧礼,道光五年(1825)重修《通礼》已改照开元礼制,因之未载。书大量采用的是《通典》及历代礼制、清代顾炎武等人的论述。但嫡长孙为曾祖父母、曾高祖父母行“承重”丧礼,本指父死者而言。然而宋代孝宗丧礼,光宗尚且在世,只不过已经退位,于是宁宗继位,对祖父行“承重”之礼,这与有关承重贯例有别,杨峒未将此事写进注内,是一缺憾。至于《仪礼》之《缌麻章》载“贵臣贵妾。”《通典凶礼十四》载:“周制贵臣贵妾缌。”马融注“君为贵臣、贵妾服也。”意即:天子以公为贵臣,诸侯以卿为贵臣,大夫以室老为贵臣。贵妾则指君主的侄娣。然而此书则认为“贵臣贵妾”是士为臣妾服丧,明显无道理:士有臣无臣尚待论定,又哪有“贵臣”可言?况且《礼记》中记载天子、诸侯对贵臣多用缌衰等吊服。《礼记·杂记》也有君主在卿大夫葬期不食肉的说法。所以“贵臣贵妾缌”当从马融之说。传世为传抄本。

猜你喜欢

  • 闻喜县志

    ①七卷。清苏本眉修,王体言纂。苏本眉字剑浦,山东济南人,顺治初年由平阳府通判署闻喜县知县。王体言,邑人。按闻喜晋为宗邑,自董孤操觚以来,山川土田,风习物采,无不以望国著。其间人物文献之盛兴,亦非他邑可

  • 六经三注粹抄

    明许顺义撰。顺义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字如斋,晋江人。此书无序跋,不知何时所作,根据其版式判断,当是万历以后的坊本。所谓六经,是指《易》、《诗》、《书》、《春秋》、《礼记》、《周礼》六部经书。书名显系杜

  • 古文尚书辨

    ① 一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今嘉兴)人,清代文学家。康熙时举博学鸿词科,授检讨,曾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著有《经义考》、《日下旧闻》、《曝书亭集》等,

  • 读周易记

    六卷。清范泰衡撰。范泰衡字伯崇,四川隆昌人,曾官万县训导。此书以宋人易说为宗,尤其是程朱易说。同时又博采汉晋唐宋元明诸儒之论,对其错误之论加以辨正。书中于每卦之下不作章解句释,只说明大义。在明清两代尊

  • 重修昭化县志

    四十八卷,清张昭龄纂修。张昭龄,津门人,举人,曾任昭化县知县。昭化旧无志,康熙年间邑贡生吴包符创始纂辑。乾隆五十年(1785)邑令湖北李元谓包符不文,工于附会,更为考核,援陆稼书及康对山、范石湖、杨升

  • 守山阁丛书

    一百一十种,六百五十二卷。清钱熙祚编。钱熙祚字锡之,金山(今江苏镇江)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善长校勘古籍。道光初年,钱熙祚得张海鹏《墨海金壶》残版,并增补五十六种,成此丛书。钱氏因张海鹏所刊抉择

  • 校松江本急就篇

    一卷。近代王国维(1877-1927)撰。国维字静安,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清末秀才,师事罗振玉,曾任清华研究院教授。著述甚丰。有《殷墟书契考》、《流沙坠简考释》等六十二种;另外有关古代韵书、

  •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清曾国藩(1811-1872)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咸丰、同治间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标榜程朱理学,

  • 逸经

    一卷。清吕调阳述。吕调阳,生平事迹、号、籍贯及生卒年不详。这本书收录了《周书》大匡解、皇门解、周祝解、王佩解、作铭解、王会解、文王官人解、谥法解、芮良夫解,凡十篇。录《大戴礼记》夏小正、诸侯衅庙、公冠

  • 医垒元戎

    十二卷。元王好古(1200——1264)撰。王好古,字进之,号海藏,赵州(今河北赵县)人。王氏通晓经史,喜好医学。曾从师于张元素、李东垣学医,官本州教授。撰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