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头条>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形声类篇

形声类篇

五卷。清丁履恒(1770-1832)撰。履恒字道久,一字若士,号东心,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六年(1801)拔贡,官至肥城知县。著作尚有《春秋公羊例》、《左氏通义》、《毛诗名物志》、《宛芳阁杂著》等。是书又名《说文谐声类编》,以《唐韵》合之《说文》形声,复以《说文》形声合之经典用韵。分古韵为十九部,统以十干,有分为二,有独用。第一卷形声部分篇,第二卷形声通合篇,第三卷论入声分部,第四卷形声余论,第五卷校勘。经王念孙、刘逢禄审定。王念孙定古韵二十二部,“质”“术”分为二部,且谓“质”部有去声而无平上声,“缉”、“盍”二部则并无去声。丁氏复书谓:“尊指‘祭’、‘月’别出于十九部,复出‘至、质’一部、‘缉’、‘盍’二部,心知其是,尚未重加搜讨。”道光二十九年(1849)庞大茀为之校雠,谓:“古音自顾氏以经典用韵合之《说文》谐声,分郑庠六部为十,江氏演之而加密,戴段授受相承,孔氏王氏皆有所发明,分部互有出入。以入声配隶无准,入声有正纽有反纽,今音多从正纽,古音多从反纽。戴氏《声类表》集诸家之大成,惟今音古音相间错出,为未成之书。用王氏说,别出‘缉’、‘盍’为十八部,阳类阴类各九部,以入声为枢纽,一从陆氏法言所定为正纽,一从顾、江、戴、王诸家所定为反纽。其转音之法有五:一正转,同部者是也;一递转,同音者是也;一对转,同入者是也;一旁转,相比相生者是也;一双声,同母者是也。先生所定十九部,若依王说别出‘至’、‘缉’、‘盍’三部,则与大茀所拟十八部四部分上下适合,惟次叙及入声稍异。”是书今有光绪十五年(1884)刊《大亭山馆丛书》本。

猜你喜欢

  • 元诗选

    一百一十卷。清顾嗣立(1665-1722)编辑。顾嗣立,字侠君,江苏长洲人。康熙进士官至翰林院庶吉士。博学工诗。曾入召纂修宋、金、元、明四代诗选及《皇舆全览》等书。著有《闾邱先生自订年谱》、《昌黎先生

  • 性理会通

    七十卷,《续编》四十二卷。明钟人杰(生卒年和事迹不详)撰。钟人杰字瑞先,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此书成于崇祯七年(1634),即在《性理大全》的基础上,而增加明人的学说。故袁宏道、陈继儒等皆跻于理学儒先

  • 填词杂说

    一卷。清沈谦(1620-1670)撰。沈谦字去矜,号东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少时即聪慧过人,六岁能辨四声,长通音韵之学。明末诸生,入清后曾起兵抗清,事败后隐居不出,靠行医为生。其诗初学晚唐温、李,

  • 杨蓉裳年谱

    一卷。清杨芳灿(1753-1816)自撰。芳灿字蓉裳,江苏金匮(今无锡)人,拔贡出身。历任甘肃伏羌县令、灵州知州、户部员外郎等官,以母丧归,主讲关中书院。曾参预修《四川通志》,卒于蜀。谱主受业于袁枚,

  • 韵镜

    一卷。现存最早的韵图。作者已不能确知。传本卷首有南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张麟之识语,及他在嘉泰三年(1203年)的序。此书的成书年代历有争论,罗常培《通志七音略研究》云:“等韵图肇自唐代,非宋人

  • 古香斋蔡帖

    四卷。宋蔡襄书。不具刻者姓名及年月。此帖所收蔡书非常丰富,第一卷为尺牍二十余通;第二卷为《茶录》、《北苑十泳》、《梦诗帖》、《金笺帖》;第三卷为《荔枝谱》;第四卷为《画锦堂记》。该帖中所选取书迹大都来

  • 礼疑义

    一卷。南朝梁周舍(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舍,字昇逸,汝南安成(河南汝南县东南七十里)人。官至右骁骑将军知太子詹事,卒赠侍中护军将军,谥简子。事迹见《梁书·周舍传》及《南史·周朗传》。案两传称武

  • 曾子

    一卷。南宋汪晫(生卒年不详)编辑。汪晫字处微,其门人私谥康范先生,绩溪(今属安徽)人。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咸淳十年(1274),汪晫孙汪梦斗将此书和《子思子》同时献于朝廷,得赠

  • 花月痕

    清魏秀仁(1818-1873)撰。魏秀仁字伯肫,一字子安,号眠鹤主人、眠鹤道人,又号咄咄道人、不悔道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自幼随父研习经史,二十八岁始中秀才,次年为举人,后屡试不第。曾入幕陕西、

  • 尔雅蒙求

    二卷。清李拔式订。拔式字竹岭。卷首有嘉庆三年(1798年)李氏自序。正文用寸楷书《尔雅》正文,旁注以音,或只别四声、或直注一音,盖专为学童而作。是编可令学童读、写并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有嘉庆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