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宁县志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韩琮纂修。韩琮,曾任建宁县知县。建宁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嘉靖四十年、康熙十一年、四十五年先后三次续修。韩琮任县令后,参考旧志,复加搜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纂成此书刻印。兹篇搜采宏富,可供参稽。然其条目繁多,混乱不清,多有乖体例。文字亦冗沉,难称佳作。此志尚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牛世显重校刻本。
二十八卷,首一卷,清韩琮纂修。韩琮,曾任建宁县知县。建宁县志始修于明嘉靖二十五年。嘉靖四十年、康熙十一年、四十五年先后三次续修。韩琮任县令后,参考旧志,复加搜讨,于乾隆二十四年(1759)又纂成此书刻印。兹篇搜采宏富,可供参稽。然其条目繁多,混乱不清,多有乖体例。文字亦冗沉,难称佳作。此志尚有乾隆四十七年(1782)牛世显重校刻本。
一百七十五卷。明王圻(详见《东吴水利考》条)撰。此书搜采说部,分类编次,为纲者二十八,为目者三百二十。所载引用书目共八百零八种,但其中辗转裨贬、虚列其名者居多。如《三辅决录》、《吴录》、《三齐略记》、
六卷。明马峦撰。马峦字子端,夏县(今属山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马峦与北宋名臣、史学家司马光同乡,有感于一直没有人编撰司马光年谱,故撰成此书,以补史传之未及。该书主要依司马光的行迹为线索,参考史传及名
十卷,宋欧阳修撰。欧阳修,详见《新唐书》条。欧阳修早年即喜搜集碑刻,凡有所闻,便多方求取。朋友馈赠拓片和实物,更增加了他集古的完备性。自仁宗庆历五年(1045)开始整理,至嘉祐七年(1062),历时十
三十集,二百零七种,八百二十三卷。清鲍廷博(1728-1814)编辑。鲍廷博字以文,号渌饮,安徽歙县(今安徽歙县)人,迁居武林(今杭州)桐乡之邬镇。诸生出身,性耽文史,家中藏书极富,筑室储书。乾隆中四
十四卷。《续诗钞》十八卷。《文存》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安徽省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职编修,历官广东盐运使署布政使、四川省按察使。浚颐
一卷。明殷仲春(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殷仲春,字方叔,自号东皋子。浙江秀水(今嘉兴)人。生卒不详。尝慕王绩为人,隐居教授,又精于医,得钱辄入市买断烂书读之。集首载赋骚,次古今体诗,再次则为引辞赞疏
十二种,三十五卷。清叶德辉(详见《郋园先生全书》)编。叶德辉所刻丛书均名“观古堂”,但内容各异。此丛书中所收重要著作有:宋赵汝愚《赵忠定奏议》四卷、《宋忠定赵周王别录》八卷,两书均由叶德辉编辑。赵汝愚
见《列仙通记》。
二十八卷。明吴之俊(生卒年不详)撰。吴之俊字彦章,号芝房。万历四十一年进士。官武强县知县。本书纂辑故实,每卷标目,都喜为新异。全书分二十六类。即甄元、控舆、挈壶、采真、测符、提灵、综掖、纬阀、襄奁、延
十二卷。明朱朝瑛(详见《读易略记》)撰。此为朱氏《五经略记》之一。此书辑录上自啖助、赵匡,下及季本、郝敬诸家旧说,补以己意。朱氏之说出其师黄道周,其最大之特色在于不囿旧说,不拘俗见,多发己意。其所辑录